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永定河

永定河

海河水系五大河之一。在今河北省西北部。上游桑干河源出自山西省北部管涔山,东北流至河北怀来县境称永定河,东南流经北京市西部,至天津市入海河。即古㶟水。《清一统志·顺天府二》:永定河“以河流无定,皆由上流淤塞,南趋保定,与诸水会合,势不能容, 自致泛溢。康熙三十七年特命抚臣于成龙等疏浚,起良乡之张家庄,至东安之郎城河,重开一道,迁流于东,由固安、永清之北,引流直出柳岔口、三角淀,达于西沽,筑长堤捍之,赐名永定河”。


海河水系五大河之一。古名治水、㶟水、卢沟河。元、明以后因河水浑浊,又称浑河。在河北省西北部。上游桑干河源出山西省北部管涔山,东北流到河北省怀来县朱官屯汇洋河后,入官厅水库,东南经北京市西部及河北省��州、国安、永清、廊坊等市县,到天津市入海河。长681千米,流域面积5.08万平方千米。多年平均流量64.3米3/秒。主要支流有洋河、妫水河、清水河、天堂河等。上游流经黄土高原,含沙量仅次于黄河,故有浑河、小黄河之称。下游淤浅,河道迁徙无定,又有无定河之称。清康熙年间筑永定大堤以固河槽后改名永定河。但洪水仍经常决堤成灾。建国后在官厅峡建水库(官厅水库),并建三家店拦河闸、永定河引水渠,以拦蓄洪水,并供灌溉、发电。1970年在下游另辟永定新河,到天津市北塘附近入渤海,以分泄汛期洪水。为全国重点防洪河道之一。


猜你喜欢

  • 葭密县

    西汉置,属济阴郡。治所在今山东菏泽市西北二十五里葭密寨。东汉废。古县名。西汉以葭密邑置,治今山东省菏泽市西北葭密寨,属济阴郡。东汉省。

  • 大石谷

    ①即大石口。在今山西应县东南三十里大石口村。《宋史·张耆传》:“使自云、应、蔚至者由大石谷入, 自朔至者由土墱入。”②在今内蒙古五原县境。《资治通鉴》:唐元和四年(809),“丰州奏吐蕃万余骑至大石谷

  • 秃都河卫

    明永乐六年(1408)置,属奴儿干都司。治所在今吉林蛟河市东北推屯站古城。后废。明永乐六年(1408年)置,治今吉林省蛟河市北推屯河畔推屯站。后废。

  • 夷州

    唐武德四年(621)置,治所在绥阳县(今贵州凤冈县西)。贞观元年(627)废。四年复置,移治都上县(今凤冈县东南)。十一年移治绥阳县(今凤冈县北馁阳镇)。辖境相当今贵州凤冈、绥阳、湄潭等县地。五代后废

  • 建昌营

    即今河北迁安县东北四十里建昌营镇。明初为东路协守,万历中改为建昌路,设参将及车营都司于此。清顺治中设都司驻守,乾隆中又增置巡检。

  • 小口

    在今山西晋城市南小口村。《清一统志·泽州府》:小口“在凤台县(今晋城市)南九十里碗子城西。由西梁别径入山,至星轺驿南十三里会大道”。又引《山西通志》曰:“隋大业中,上登太行山,别开道九十里,以达河内御

  • 白兰

    羌族的一支。因境内有白兰山,故名。驻牧地在今青海省青海湖西南都兰一带。东晋以后,臣属于吐谷浑。北周保定元年(561)遣使朝贡。《宋书·吐谷浑传》:“白兰土出黄金、铜、铁。”唐时为吐蕃所并。

  • 白塔

    ①即万部华严经塔。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东四十里白塔村西南、丰州故城西北角。②又称垂庆寺塔。在今辽宁辽阳市白塔公园内。始建于辽,虽经历代补修,但仍保持初建的风貌。塔为砖筑八角十三层实心密檐式,高71米,

  • 佷山县

    西汉置,属武陵郡。治所在今湖北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西三十六里州衙坪。东汉属南郡。三国吴属宜都郡。西晋太康元年 (280) 改为兴山县。后复为佷山县。隋开皇八年 (588) 改为长杨县。古县名。西汉置,治今

  • 八叠滩

    在今安徽寿县西北淮河边。《金史·仆散揆传》:泰和六年(1206),揆总大军南伐,“密遣人测淮水,惟八叠滩可涉,即遣奥屯骧扬兵下蔡,声言欲渡。宋帅何汝砺、姚公佐悉锐师屯花靥以备,揆乃遣右翼都统完颜赛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