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汉城山

汉城山

在今浙江奉化市东北。《舆地纪胜》卷11庆元府:汉城山“其山顶平,可容数千人。世传汉王避难之处”。


猜你喜欢

  • 海安镇

    本海安县,后废为镇。北宋属海陵县,即今江苏海安县。明、清置巡司于此。1943年为紫石县治。1948年复改海安县。(1)在江苏省海安县中部、新通扬运河南岸。县人民政府驻地。面积76平方千米。人口17.5

  • 葛洪山

    在今河北唐县西北七十里。《史记· 赵世家》 《正义》: “鸿上水,源出唐县北葛洪山。”《清一统志 · 保定府二》: 葛洪山 “山与恒岳相接,峰峦环簇,岩壑奇胜,相传葛洪修道于此,故名”。

  • 渫阳县

    西晋置,后省。治所在今湖南石门县西北。《水经·澧水注》: 渫水 “东径渫阳县南,晋太康中置”。按晋、宋志俱不载渫阳县,但 《水经注》之言,必有所据。今石门县西北六十四里维新场镇西南三里古城堤传为晋渫阳

  • 新安卫

    明洪武初置,后属直隶南京。在今安徽歙县。清废。明洪武元年(1368年)置,治今安徽省歙县。属中军都督府。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废。

  • 洪子店

    又名红子店。即今河北平山县西洪子店。《清一统志· 正定府二》: 洪子店巡司 “在平山县西北十里,为山西五台、盂县要路。本朝雍正十二年设巡司驻此”。1946年晋察冀边区置建屏县治此。

  • 九宫山

    ①在今河北蔚县东南三十里。《方舆纪要》卷44蔚州:九宫山“金章宗尝避暑于此,因名。有九宫口,路通易州,置巡司于此”。②即今湖北通山县南八十里,与江西武宁县接界之九宫山。《太平御览》卷48引《武昌记》曰

  • 芮州

    唐武德二年(619)置,治所在芮城县(今山西芮城县)。辖境相当今山西芮城、平陆二县地。贞观元年(627)废。

  • 石碶市

    唐建它山堰。即今浙江鄞县西南石碶镇。清光绪《鄞县志》卷2《市镇》:石碶“距城十里”。

  • 乌蒙路

    元至元十五年(1278)于乌蒙部置,属云南行省。治所在今云南昭通市东二十里。辖境约当今云南昭通市及鲁甸、永善、大关、盐津等县地。后至元元年(1335)改属四川行省。 明洪武十五年(1382)改乌蒙府。

  • 玉虹泉

    在今湖北英山县西北。《清一统志·六安州》:玉虹泉“在英山县西北三十里。石壁镌三大字,并有石刻题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