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江南镇

江南镇

北宋置,属阳安县。在今四川简阳市东三十里江南乡。


(1)在吉林省敦化市中部。面积312平方千米。人口2.3万。镇人民政府驻江东,人口 1730。因位河南而名。1956年设江东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乡。1999年江东、江南、太平岭三乡合并置江南镇。农产大豆、玉米。富森林。有粮油、木材加工等厂。通公路。(2)在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西南部、晋江南岸。面积30平方千米。人口3.8万。镇人民政府驻池亭,人口460。地处晋江之南,故名。1956年设江南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改乡,1991年置镇。产稻、甘蔗、茶叶、龙眼、荔枝。有农机、竹编、服装等厂。324国道经此。古迹有宿燕寺、观音阁、苏夫人姑庙。(3)在湖南省临湘市西北部,濒临长江。面积83平方千米。人口2.7万。镇人民政府驻谷花洲,人口 2100。以位于长江南岸得名。1956年为万普乡。1958年置江南公社,1984年改乡,1991年置镇。产稻、棉花、油菜籽、大豆、花生。有油脂、服装、砖瓦、蛋白肉等厂。公路通市区。临江有渡口,水运便利。(4)在湖南省安化县中部、资水中游南岸。面积131.4平方千米。人口3.8万。镇人民政府驻江南,人口 3170。镇以驻地名,以地处资水南岸得名。明为茶叶集散地。清称江南市。1950年置镇,1956年并入江南乡。1958年改置江南公社,1961年复置江南镇。1986年江南乡并入,1995年陈王乡并入。主产稻,产竹木、茶叶、花生、油茶。有水泥、饲料、石灰、竹器、平瓦、化工、五金铸造等厂。镇区集市以茶叶、凉薯、竹制品居多。隔河有公路与怀桃公路相接。资水可通航。(5)在重庆市长寿区南部。面积38.9平方千米。人口1.4万。镇人民政府驻新场,人口 3320。因地处县境南部,东、西、北三面濒临长江,故名江南。1941年设千佛乡,1961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1993年千佛乡、大堡乡合并为江南镇。产稻、小麦、玉米、甘薯、油菜籽。有电力、造船、采煤、建材等厂矿。长巴公路经此。长江通航。(6)在四川省阆中市中部偏北。面积35平方千米。人口2.1万。镇人民政府驻江南,人口 2430。因地处嘉陵江之南,故名。1949年为天鞍乡,1962年改锦屏公社,1981年更天鞍公社。1984年改乡,1989年置江南镇。1992年裕华、白溪、垭口三乡并入,1994年垭口、裕华二乡划出。产蚕茧、橄榄油、棉花。有造纸、缫丝、纤维、印刷、饮料、酿造等厂。阆剑公路经此。为南宋抗金名将张宪故里。名胜古迹有锦屏山,唐杜甫诗“阆州城南天下稀”即指此。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时曾在此置乡苏维埃政府。(7)在四川省南溪县东南部。面积41平方千米。人口1.9万。镇人民政府驻江南,人口200。因位于长江南岸,与县城相望,故名。1949年为外南乡,1951年更江南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改乡。1992年置镇,登高乡并入。产水果、花生、油菜籽、甘蔗。有农机、粮油加工等厂。长江渡江码头设此。通公路。长江通航运。江畔琴岭山为县内有名风景区;有镇南、映南二塔遥相辉映。(8)在四川省苍溪县西南部。面积69平方千米。人口2.6万。镇人民政府驻烟丛寺,人口 5400。以地处嘉陵江南岸而名。1992年镇水、庙垭、寨山三乡合并置江南镇。1994年寨山乡析出。特产雪梨。县蚕茧生产基地。有建材、酿酒等厂。南广公路经此。嘉陵江通航运。古迹有临江寺。


猜你喜欢

  • 涂 (塗) 井镇

    北宋置,属临江县。产盐。在今四川忠县东北八十里涂井乡。《宋史·哲宗纪》: 元祐三年 (1088),“忠州言临江涂井镇雨黑黍”。即此。清设州判驻此。

  • 太和宫金殿

    又称铜瓦寺。在今云南昆明市东北十四里鸣凤山。建于明万历三十年(1602), 系仿湖北武当山金殿样式铸造, 称太和宫。崇祯十年(1637)殿被移往宾川鸡足山。现存金殿建于清康熙十年(1671),在殿中横

  • 长岸

    指今安徽当涂县西南长江岸边东、西梁山一带。《左传》:昭公十七年(前525),“吴伐楚,……战于长岸”,即此。指今安徽省当涂县西南长江沿岸一带。《左传》昭公十七年(前525年):吴伐楚,“战于长岸”,即

  • 怀安戍

    在今广东惠东县西北。《方舆纪要》卷103惠州府归善县:怀安戍“在府南怀安山下,唐置戍于此,开元十四年贬刘宗器为循州安怀戍主,即此”。

  • 得胜口

    亦作香胜口。即今河北廊坊市东南七十六里得胜口乡。清乾隆 《东安县志》 卷2村庄: 西南路“得胜口离城四十五里”。在山西省大同市北部和内蒙古自治区边境。长城要口之一。明嘉靖十八年(1539年)筑得胜堡,

  • 博林县

    东晋末置,属新宁郡。治所在今广东高要市西南。南齐为新宁郡治。隋属信安郡。唐初属端州,贞观十三年 (639) 废入高要县。古县名。晋末置,治今广东省高要市西南。南朝宋属新宁郡,齐为新宁郡治。梁改属高要郡

  • 落漠水

    即今河北平乡县西南,南和、任县东之留垒河。《寰宇记》 卷59平乡县: “落漠水在县西南十八里,古薄洛津也。语讹,故为落漠。” 《清一统志·顺德府》: 落漠水 “一名刘累河。俗亦称牛尾河。自鸡泽县流入县

  • 侯甲水

    又名侯谷水、胡甲水。即今山西祁县东昌源河。源出山西平遥县东南,向北纵贯祁县境入汾河。《水经· 汾水注》: 侯甲水 “发源祁县胡甲山,……又西北历宜岁郊,径太谷,谓之太谷水。出谷西北流,径祁县故城南,自

  • 段炉头集

    即今河北南宫市东南段芦头镇。明嘉靖《南宫县志》 卷1市集: 段卢头集在 “县东南七十里”。

  • 历口

    ①在今河北景县西南。晋代为清河津渡处。《资治通鉴》:东晋太元十年(385),后燕慕容垂遣慕容德攻勃海,“慕容麟、慕容隆自信都徇勃海、清河。麟击勃海太守封懿,执之,因屯历口”。《水经·清水注》:“清河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