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河
①在今河北秦皇岛市西侧。源出抚宁县东北,于秦皇岛市西注入渤海。《清一统志·永平府一》:汤河“源出汤泉寺山,南流经海阳店,又南经秦皇岛入海”。
②即今辽宁辽阳县东之汤河。《清一统志·奉天府一》:汤河“在辽阳州东南五十二里。源出分水岭,北流入太子河。……按《汉志》居就县室伪山,室伪水所出,北流至襄平入梁水。分水岭疑即室伪山,汤河疑即室伪水”。光绪《辽阳乡土志》:“答喇河西北流至汤河,沿东折岸北有温泉,故名汤河。”
①在今河北秦皇岛市西侧。源出抚宁县东北,于秦皇岛市西注入渤海。《清一统志·永平府一》:汤河“源出汤泉寺山,南流经海阳店,又南经秦皇岛入海”。
②即今辽宁辽阳县东之汤河。《清一统志·奉天府一》:汤河“在辽阳州东南五十二里。源出分水岭,北流入太子河。……按《汉志》居就县室伪山,室伪水所出,北流至襄平入梁水。分水岭疑即室伪山,汤河疑即室伪水”。光绪《辽阳乡土志》:“答喇河西北流至汤河,沿东折岸北有温泉,故名汤河。”
在今广东蕉岭县东。《方舆纪要》 卷103镇平县: 胡椒径营 “在县东三十里”。
邑名。春秋时齐地。在今山东邹平县西崔氏城。《左传》: 襄公二十七年 (前546),崔成 “请老于崔”。即此。《新唐书·宰相世系表》: “崔氏出自姜姓。齐丁公伋嫡子季子让国叔乙,食采于崔,遂为崔氏。”古
在今福建泰宁县西南。《新定九域志》 卷9邵武军有 “鸣铙山”,并引 《图经》 云: “越王无诸尝畋猎于此,鸣铙载旗,因以名焉。” 《方舆纪要》 卷98泰宁县: 金铙山在 “县西七十里。亦名大历山,一名
即今山西忻州市北十里堠。清光绪《忻州直隶州志》卷13:十里堠“距城十里”。
即今湖北红安县东南五云山。《清一统志·黄州府一》:五名山“在黄安县东南二十里。其阴列山如屏,其阳凹嵌如屋,迤而西,有峰如盖,群山合沓,状如窝然。俗因名天窝。林泉木石最为幽胜,中有腴田十余亩,窝内隆冬不
在今河北蔚县西。 《水经·㶟水注》: 热水“出绫罗泽,泽际有热水亭,其水东北流注祁夷水”。即此。
即医巫闾山。今辽宁北镇满族自治县西与义县间之医巫闾山。《明史·地理志》 广宁卫:“西有医无闾山。”
北周天和年间改同昌郡置,为覃州治。治所在通轨县 (今四川黑水县北)。隋开皇初废。
元大德九年 (1305) 改平阳路置,治所在临汾县 (今山西临汾市)。辖境相当今山西石楼、灵石、和顺县以南地区。明洪武元年 (1368) 改平阳府。元大德九年(1305年)因地震以平阳路改名,治临汾县
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汉长安故城西。《水经·渭水注》:“(仓)池在未央宫西,池中有渐台。”《北史·苏绰传》:西魏大统初,宇文泰“往昆明池观鱼,行至城西汉故仓地(池),顾问左右,莫有知者……乃召绰问,具以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