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汾水

汾水

①黄河支流。在今山西省中部。源出宁武县管涔山,经太原市南流到新绛县折向西,在河津市西入黄河。《山海经·北次二经》:“管涔之山,其上无木而多草,其下多玉,汾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河。”《汉书·地理志》 太原郡汾阳县:“北山,汾水所出,西南至汾阴入河。”

②在今江西武宁县东北。《方舆纪要》卷84南昌府武宁县:汾水“源出县东北七十里之梅崖,亦曰分水泉,西流入兴国州界, 下流会于长河。《志》云,分水泉西入兴国州界杨新河,下流灌田千余亩”。


(1)古水名。即今山西省汾河。中游自今清徐县至介休市之间与下游入黄河口处,历代略有变迁。东汉建安七年(202年)曹操遣钟繇败袁尚将郭援,止于汾水上,所指即今山西临汾市附近汾河河段。(2)集镇名。在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南部。属安东卫街道办事处。人口 1600。为原汾水镇人民政府驻地。东南濒海州湾。隋末建村,村后有岭,名岎水岭。村以岭名,后演变为汾水。主产小麦、玉米、甘薯、大豆、花生等。盛产苹果、葡萄、板栗等。有三木集团公司、农机、拔丝、汽修、面粉、冷冻等厂及建筑、加油站、拖拉机站等企业。坪岚铁路、204国道、岚兖公路在此交会。


猜你喜欢

  • 六德驿

    明洪武初置,属广南府。在今云南师宗县东南科白。寻废。

  • 奥山

    一名虎头山。在今河南泌阳县东北九十里。《山海经·中山经·中次十一经》: 奥山 “奥水出焉,东流注于视水”。

  • 沔阳州

    明洪武九年(1376)改沔阳府置,治所在今湖北仙桃市西南沔城镇。辖境相当今湖北仙桃、洪湖、天门三市。嘉靖十年(1531)属承天府。清属汉阳府。1912年改为沔阳县。明洪武九年(1376年)改沔阳府为直

  • 三汊埠

    一名三家步店。即今湖北孝感市孝南区东三汊镇。《清一统志·汉阳府一》:三家步店“在孝感县东三十里。即三汊埠也”。

  • 砚山县

    1935年改砚山设治区置,直属云南省。治所即今云南砚山县。以西北郊有砚山为名。在云南省东南部。属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面积 3888 平方千米。人口44.2万。辖4镇、8乡(含4彝族乡)。县人民政府驻江

  • 滇越铁路

    从今云南昆明经蒙自至河口,通越南海防,计469公里。清光绪三十年 (1904) 动工修建,宣统二年 (1910) 全线通车。今称昆河铁路。旧铁路名。自云南省昆明市至越南海防市。为法国向中国侵略扩张强行

  • 桐牢亭

    即春秋郑虫牢邑。在今河南封丘县北。《春秋》: 成公五年 (前 586),会诸侯 “同盟于虫牢”。杜注: “陈留封丘县北有桐牢。” 《续汉书·郡国志》 陈留郡封丘县: “有桐牢亭,或曰古虫牢。”

  • 灵寿

    战国时为中山国都。在今河北灵寿县西北十里故城村。《史记·赵世家》 索隐引《世本》:“中山武公居顾,桓公徙灵寿。”魏灭中山,为乐羊封邑。乐羊死葬于灵寿。中山复国后,又为赵武灵王所灭,为赵邑。西汉置县。战

  • 秦村镇

    即今河北东光县东南二十八里秦村镇。清同治 《畿辅通志》 卷49东光县图: 东南有秦村。在河北省东光县东南部。面积73平方千米。人口3万。镇人民政府驻秦村,人口5000。始有秦姓定居,故名。1956年设

  • 八字陂

    在今广西兴安县东。 《方舆纪要》卷107全义县:八字陂“在县治东。……皆灵渠之水分引灌田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