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家灶
即今江苏大丰县南沈家灶镇。旧属东台县。清嘉庆《东台县志》卷8:县北“六十八里灶曰沈家灶(今丁溪场署商垣移设在此)”。
即今江苏大丰县南沈家灶镇。旧属东台县。清嘉庆《东台县志》卷8:县北“六十八里灶曰沈家灶(今丁溪场署商垣移设在此)”。
①北宋雍熙四年 (987) 改下博县置,为深州治。治所在今河北深州市东南三十里。明洪武三年 (1370) 废。②元大德九年 (1305) 置,为静安路治。治所在今内蒙古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东北鄂伦苏木古
即今河北涿州市西南松林店镇。清同治《涿州志》 卷2集市: 城西有松林店。
在今安徽舒城县东南。《方舆纪要》卷26舒城县“周瑜城”条下:“亚夫城在县东南十五里。相传周亚夫尝领兵至此。”
在今山西五台县东北五十五里佛光山腰。始建于北魏孝文帝时,唐大中十一年(857)重建。寺依山筑,山因寺名。隋、唐时颇为兴盛。原有一座七间三层的弥勒阁,宽七间,有三层。高约32米,是五台山著名佛寺,唐会昌
元至元十三年 (1276) 改郴县置,为郴州治。治所即今湖南郴州市。明洪武九年 (1376) 省入郴州。古县名。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改郴县置,治今湖南省郴州市。为郴州治,次年为郴州路治。明初为郴
即今江苏大丰县西南刘庄镇。《方舆纪要》卷22淮安府:“刘庄在府东南百五十里。嘉靖三十八年,倭据庙湾,东侵淮安,官兵败之于姚家荡,又败之于刘庄,贼复遁入庙湾,寻败走。官军追至虾子港,贼乘舟开洋遁去。”村
在今陕西、甘肃两省之间。《元和志》卷39秦州陇城县:大陇山“在县东一百里”。
明置,属安县。在今四川安县西南晓坝乡。《明史·地理志》 安县:“东(南)有小东坝关。”清嘉庆《安县志》卷12:小东坝关“一名晓坝关,在县西三十里。防羌番由千佛山窜入茶坪而设。古有关,今废”。
在今四川万县市东北董家乡。同治《万县志》卷16:“即董家岩。寨极高峻,周围二十里,四方崭绝,其人力砌成者十一二耳。中有水田,可获谷二千余石。泉流十数处,塘百有八口。林木甚盛。寨门八,可容数万家。近城名
1914年由川东道改置,属四川省。治巴县(今四川重庆市)。辖境约当今四川万源、宣汉、达川、渠县、大竹、垫江、长寿、江北、武胜、铜梁、大足、荣昌、永川、江津以东地区。1928年废。1914年6月由川东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