洄澜亭
在今湖北浠水县南。《明一统志》 卷61黄州府: 洄澜亭 “在蕲水县南兰溪岸。苏轼游此,见水盘旋,书二字于石壁,后人立亭”。
在今湖北浠水县南。《明一统志》 卷61黄州府: 洄澜亭 “在蕲水县南兰溪岸。苏轼游此,见水盘旋,书二字于石壁,后人立亭”。
又作密儿纪部。辽北境部族,属西北路招讨司。即蒙元史料所载之篾里乞 (篾儿乞) 部。居地在今蒙古国色楞格河和鄂尔浑河下游一带。辽道宗大安八年 (1092) 北阻卜酋长磨古斯举兵反辽,梅里急部亦从之叛,至
在今辽宁灯塔县东。民国《奉天通志》卷75辽阳县:尾明山在“城东北六十里”。产煤。清光绪间开采,属烟台煤矿。
西晋改辽东郡置,属平州。治所在襄平县(即今辽宁辽阳市老城)。辖境相当今辽宁太子河以东以南,鸭绿江以西地区。后复为郡。西晋改辽东郡置,治襄平(今辽宁辽阳市)。后复为郡。
在今辽宁岫岩满族自治县东南。清光绪 《奉天全省地舆图说图志》 岫岩州: 东南有哨子河。
①在今浙江嘉兴市南。《方舆纪要》卷91嘉兴府:“王店在府南七十里。嘉靖三十四年,倭贼将犯杭州,不果,还至王店。”即此。有清朱彝尊故居曝书亭。②在今陕西三原县东三十里王店村。清乾隆《三原县志》卷2:王店
①在今山西大同市西三十二里云冈镇。始凿于北魏兴安二年(453),大部完成于太和十九年(495)。《魏书·释老志》:“昙曜白帝,于京城西武州塞,凿山石壁,开窟五所,镌建佛像各一。高者七十尺,次六十尺,彫
即今新疆皮山县南阿克肖。清宣统《新疆图志》卷9:“由克里阳卡向南行九十里至阿克寿,草盛薪缺,有敖罕种民数户居此,尚有七十余户于各山沟牧放。”
唐武德元年 (618) 置,属洵州。治所在今陕西旬阳县境。贞观八年 (634) 废。古县名。唐武德元年(618年)置,治今陕西省旬阳县境。属洵州。贞观八年(634年)废。
在今四川南溪县西。清嘉庆 《南溪县志》卷2: 桂溪桥 “在县西五里。 昔年丛桂扶, 桥因以得名。西达府郡,为陆路通衢”。
金兴定四年 (1220) 改浮山县置,属平阳府。治所即今山西浮山县。元复改浮山县。古县名。金兴定四年(1220年)改浮山县置,治今山西省浮山县。属平阳府。元仍名浮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