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水堡
明置,属甘州前卫。故址即今甘肃民乐县治。《方舆纪要》 卷63甘肃镇 “柳树堡” 条下: “镇东南有古城、洪水、东乐三堡,向俱属甘州前卫官军戍守。” 《清一统志·甘州府》: 洪水堡,“城周三里有奇。当大草滩之口。明嘉靖八年置守备驻防。本朝改设游击。顺治八年开市于此”。
明置,属甘州前卫。故址即今甘肃民乐县治。《方舆纪要》 卷63甘肃镇 “柳树堡” 条下: “镇东南有古城、洪水、东乐三堡,向俱属甘州前卫官军戍守。” 《清一统志·甘州府》: 洪水堡,“城周三里有奇。当大草滩之口。明嘉靖八年置守备驻防。本朝改设游击。顺治八年开市于此”。
即今安徽休宁县西南五城。《清一统志·徽州府》:五城营“在休宁县西南五十里。五城相去五十里。明嘉靖四十四年置”。
西汉置,属沛郡。治所当在今江苏睢宁县境。东汉废。
北宋置,属黔州。治所在今贵州罗甸县东。后废。北宋置,治今贵州省罗甸县东。属夔州路。南宋后废。
在今四川自贡市自流井。明张瀚《松窗梦语》卷2:“内江、富顺之交,有盐井曰自流新开。”乾隆《富顺县志》卷30:“自流古井,在今富义厂荣溪水滨。相传井水自然流出,非人力錾凿而成”,因以得名。清设县丞驻此。
①在今山东章丘市南,接莱芜市界。《方舆纪要》卷31章丘县:长城岭,“《志》云:岭间有古长城,昔齐宣王所筑,以御楚寇,西接平阴,东距大海”。②在今山东安丘市西南八十里。《水经·汶水》:“汶水出朱虚县泰山
今蒙古国巴彦乌列盖省境阿尔泰山之小山。《元史· 土土哈传 · 牀兀儿》: 至元五年(1269),“海都兵越金山而南,止于铁坚古山,因高以自保。牀兀儿急引兵败之”。即“迭怯里古”。
即今上海市闵行区东北十里梅陇镇。民国《江苏六十一县志》: 上海县南有 “梅陇镇”。(1)在上海市闵行区中部。面积31.5平方千米。人口5万。镇人民政府驻梅陇,人口3700。旧名梅家弄,相传明成化年间徽
在今四川梁平县西南。《舆地纪胜》卷179梁山军:多喜山“距军西南五十里。山或有丹光夜现,则是境之人必多有喜事,故名。陈希夷常修道于此,石枕存焉。有雌雄二泉,名浴丹井,春夏则左盈右竭,秋冬时右盈左竭”。
①在今内蒙古固阳县西北。《魏书·太祖纪》: 皇始元年 (396),“春正月,大蒐于定襄之虎山,因东幸善无北陂”。②在今广东番禺市东南狮子洋水道中。有二山相对,西曰小虎山,东曰大虎山。虎门因虎山为名。③
即今吉林桦甸市。清光绪三十四年 (1908)置桦甸县于此。民国 《东北年鉴》: “桦甸,清光绪三十四年设县,治官街。” 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