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浊水城

浊水城

亦曰浊水戍。在今甘肃成县西南。《水经·漾水注》: “汉水又东南径浊水城南,又东南会平乐水。” 《资治通鉴》: 南朝宋元嘉十九年(442),“ (裴) 方明与 (符) 弘祖战于浊水,大破之,斩弘祖”。二十年,“将军姜道盛与杨文德合众二万攻魏浊水戍,魏皮豹子、河间公齐救之,道盛败死”。


又作浊水戍。在今甘肃省成县西南。南朝宋元嘉十九年(442年),裴方明与杨难当大战浊水城。即此。


猜你喜欢

  • 沈犁郡

    即沈黎郡。治所在筰都县(今四川汉源县东北)。《史记·西南夷列传》:元鼎六年(前111)南越破,杀筰侯,以“筰都为沈犁郡”。

  • 拜城县

    清光绪八年 (1882) 置,属甘肃省。治所在拜城 (今新疆拜城县)。十年 (1884) 属新疆温宿府。民国初属阿克苏道。1930年属阿克苏行政区。后直属新疆省。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西部、天山山脉中段

  • 盢町山

    即今皈依底山。在云南弥勒县东南隅。汉至南朝称盢町山。《汉书·地理志》 律高县: “东南盢町山出银、铅。” 《水经·叶榆河注》: “盘水出律高县东南盢町山。”

  • 大牢县

    隋开皇十三年(593)升大牢镇置,属资州。治所在今四川荣县西。《元和志》卷33应灵县:大牢县“县界有大牢溪, 因取为名”。唐武德六年(623)荣州自公井县移治于此。天宝元年(742)改为应灵县。古县名

  • 双岔沟镇

    即今吉林集安市西北双岔乡。民国《辑安县乡土志》:“双岔河,城西一百二十五里。”

  • 众埠街

    即今江西乐平市东南众埠镇。清同治《江西全省舆图》卷12:乐平县东南有众埠街。

  • 商都河

    又作上都河。即今滦河上游闪电河。因其流经元上都故城 (今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昭乃门苏木) 之南而得名,明代译音讹为商都。明 《蓟镇边防》 谓蒙古人以河水清绿急流,呼为商都,实是误解。又谓古北哨夜以滦

  • 大笼河

    在今贵州麻江县西。《方舆纪要》卷123新添卫“清水江”条下:“大笼河在卫(今贵定县)东六十里。北流入清水江。”

  • 灵河

    ①在今河北曲阳县西。《方舆纪要》卷14曲阳县“沙河”条下载:“县西四里有灵河。《志》云:发源县西白土坝,东流至三角潭与曲逆溪合,下流入于沙河。”②亦作凌河,又名渝水。即今辽宁西部之大凌河。《辽史·地理

  • 湖头渡寨

    在今浙江奉化市东六十六里湖头渡村。《方舆纪要》 卷92象山县: 湖头渡寨,“ 《舆程记》:自湖头渡而西百二十里而达奉化县,渡盖为三邑要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