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水县
隋开皇十六年 (596) 置,属棣州。治所在今河北孟村回族自治县南十八里新县镇。大业初废。唐武德五年 (622) 复置,属东盐州。贞观元年(627) 废。
隋开皇十六年 (596) 置,属棣州。治所在今河北孟村回族自治县南十八里新县镇。大业初废。唐武德五年 (622) 复置,属东盐州。贞观元年(627) 废。
在今浙江舟山市普陀区东北部中街山列岛。《清史稿·地理志》:定海直隶厅有“东、西福山”,即此。
①北周武帝保定元年(561)置,在今内蒙古临河市东北。隋开皇五年(585)升为永丰县。②北宋置,属泰兴县。即今江苏泰兴市东北四十二里黄桥镇。③北宋置,属招安县。在今山东沾化县(富国)西永丰镇。④北宋置
北宋宣和二年(1120)改龙冈县置,为信德府治。治所即今河北邢台市。金为邢州治。元为顺德路治。明为顺德府治。民国初属直隶大名道。1928年直属河北省。在河北省西南部。属邢台市。面积 1983 平方千米
在今云南文山县西。《清一统志·开化府》:异龙潭“府境诸流多汇于此。本朝康熙七年,经历李凤昌引流灌田, 民被其利”。
唐置,为羁縻州,属幽州都督府。治所在来苏县(今北京市房山区东北三十六里广阳城村)。《旧唐书·地理志》 夷宾州:“乾封中于营州界内置,处靺鞨愁思岭部落,隶营州都督。万岁通天二年,迁于徐州。神龙初,还隶幽
即大弁山。即今山东沂水县西北五十里卞山。《隋书·地理志》:北海郡临朐县有“汴山”,即此。
一名影珠山。在今湖南长沙县东北。《清一统志·长沙府》: 影珠山 “在长沙县东北七十五里。……亦名易公山。为元易公得道处”。即“影珠山”。
明正统九年(1444)升干崖长官司置,属云南布政司。治所在今云南盈江县东三十里旧城。辖境约当今云南盈江县大部及境外部分地区。弘治元年(1488)迁治今县南十三里闷掌。清属腾越厅,顺治十七年(1660)
一名大鹿山。在今四川犍为县东南岷江东。《旧唐书·地理志》 犍为县: “以 (犍为) 山为名。” 嘉庆 《犍为县志》 卷1: 犍为山 “在县南十五里,形如伏犀。昔人以犍名县,盖象此山从健牛之义。旧云:
五代梁置,在今山西柳林县西南四十五里下堡村附近。《资治通鉴》:五代梁开平二年(908), “岐王所署延州节度使胡敬璋寇上平关,刘知俊击破之”。即此。北宋改上平寨。金复置上平关。在今山西省柳林县西南上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