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海丰 (豐) 红宫

海丰 (豐) 红宫

在今广东海丰县人民南路。原为明代学宫,由棂星门、泮池、大成殿和东西庑组面。1907年10月在彭湃领导的中共东江特委和八一南昌起义部队红二师的帮助下,海丰人民继4月、9月两次武装暴动后,举行第三次武装起义,夺取了政权。同年11月18日至21日,在此召开海丰县工农兵代表大会,成立海丰县苏维埃政府。从此称为红宫。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猜你喜欢

  • 天梯山

    ①在今广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北。《方舆纪要》卷101连山县:天梯山在“县北百五十里。高险无草木,行者难若升天”。《清一统志·连山厅》:天梯山“在厅(西)北五十里。高数百丈,周百里。山势高险,无草木,行

  • 汤卜赤八

    元代西藏地名。《元史·百官志三·宣政院》载:乌思藏纳里速古鲁孙等三路宣慰使司都元帅府,其属附见有汤卜赤八千户。藏文史籍《西藏王臣史》载乌思藏十三万户中,汤卜赤八(汤波且)为乌思地区(前藏)六个万户之一

  • 三阳桥

    即今江西宜春市北三阳镇。明嘉靖《袁州府志》卷2:宜春县有三阳铺,“三阳桥,县北四十里”。

  • 孔村集

    即今山东平阴县南孔村镇。清嘉庆《平阴县志》卷3:孔村铺“在城南三十里”。

  • 槎山

    即铁槎山。在今山东荣成市南石岛镇西三十里。在山东省荣成市南部、黄海北岸。东西走向,略呈向南突出弧形。峰有九顶,又称九顶铁槎山。主峰清凉顶,海拔539米。由黑云母花岗岩构成,其色如铁。林木以松、槐、柞树

  • 东亳

    《尚书·立政》:“三亳。”郑玄注以为其一为东亳。在今河南荥阳市汜水乡西北。清魏源则以为在今河南商丘县。但近代学者多不采用三亳中有东亳之说。在今河南省荥阳市汜水镇西北。清魏源认为在今河南省商丘市。东汉郑

  • 信阳州

    元至元十五年 (1278) 改信阳府置,治所在信阳县 (今河南信阳市)。辖境相当今河南信阳市及信阳、罗山二县地。二十年 (1283) 徙治罗山县 (今罗山县)。三十年 (1293) 属汝宁府。元末废。

  • 诺赕

    南诏置,属会川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米易县。

  • 杨林塘

    又名杨林浦、杨林河。在今江苏太仓市西北二十里。为宋时诸大浦之一。《方舆纪要》卷24太仓州:杨林塘“其上流承七浦塘及巴城湖之流,东经新塘而东,至州东北八十里花浦口入海。延袤几与七鸦浦相埒”。

  • 昔董

    即今缅甸密支那以东之昔董。清代属腾越州止那隘抚夷。光绪 《续云南通志稿》 卷99土司: 止那隘抚夷 “北至昔董喇拿一百里野夷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