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海仓口镇

海仓口镇

即海仓镇。明置海仓巡司。在今山东莱州市西南九十里海仓。清乾隆七年 (1742) 裁,并归掖县。《明史·河渠五》: 胶莱河 “起胶西县东陈村海口,西北达胶河,出海仓口,谓之胶莱新河”。《方舆纪要》 卷36作 “海仓口镇”。


在今山东省莱州市西南。地处胶河入海之口,为滨海要地。有盐场。明设有巡检司。清乾隆七年(1742年)裁归掖县(今莱州市)。


猜你喜欢

  • 纯义县

    ①隋开皇十八年(598)改义兴县置,属纯州。治所在今河南信阳市东北。大业初废入城阳县。②唐武德五年(622)置,属南恭州。治所在今广西蒙山县西北二十二里新圩乡荷村。后属蒙州。永贞元年(805)改为正义

  • 勿根山

    即东木根山。在今内蒙古兴和县西北。《资治通鉴》:东晋太元十四年(389),“(后)燕范阳王德、赵王麟击贺讷,追奔至勿根山,讷穷迫请降”,即此。古山名。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兴和县西北。《读史方舆纪要》谓即东

  • 鲜卑山

    今兴安岭山脉北部。在内蒙古呼伦贝尔盟东。鲜卑部族发源地。《后汉书·鲜卑传》: “鲜卑,东胡之支也。别依鲜卑山,故因号焉。” 《清一统志·科尔沁》: 鲜卑山 “在右翼中旗西三十里,蒙古名蒙格”。前人多以

  • 东蜀

    地区名。指今四川东部地区。《旧唐书·杜甫传》:永泰年间,杜甫“乃游东蜀依高适,既至而适卒”。

  • 汴郡

    南朝梁置,属汴州。治所在汴城(即下蔡县,在今安徽凤台县)。辖境相当今安徽凤台县。北魏属谯州。北齐废。

  • 师州

    唐贞观三年(629)置,为羁縻州。领契丹、室韦部落,隶营州都督。神龙初改隶幽州都督。治所阳师县寄治于良乡县之故东闾城(今北京市房山区境)。后废。唐贞观三年(630年)以室韦、契丹部落置,侨治营州(治今

  • 剑山

    ①又名敛山。在今江西南城县东。《明一统志》 卷53建昌府: 剑山 “在府城东八十里。高数百仞,延袤数十里”。②即今四川剑阁县北剑门山。《元和志》 卷33普安县: “石新妇东北一里,千人崖之南崖,绝壁高

  • 添等墟

    亦作天灯墟。即今广西天等县。《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三》: “左、右江之分,以鹅槽岭为界,其水始分为南北流。盖山脊西北自富州来,径归顺、镇安而东过都康,过龙英之天灯虚。” 即此。

  • 牧马市镇

    在今安徽舒城县西南。《方舆纪要》 卷26舒城县: 牧马市镇 “在县西三十里”。《清一统志·庐州府》: “周瑜城在舒城县西十八里。……今为牧马市镇。”

  • 政和堡

    北宋政和六年 (1116) 置,属泸州。在今四川兴文县西北境。南宋李心传 《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乙集》 卷17: 《泸州长宁军胜兵邑义军》 原注: “长宁军,乐共城各五百,梅洞、水庐寨、政和堡各三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