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涪陵水

涪陵水

即涪水。今四川、贵州两省境之乌江。东晋常璩 《华阳国志· 巴志》: “枳县郡东四百里,治涪陵水会。” 《水经· 江水注》: “水乃延江之枝津,分水北注,径涪陵入江,故亦云涪陵水。”


猜你喜欢

  • 回回墓

    故址在今甘肃玉门市东。《明史·西域传二》:“出嘉峪关西行二十里曰大草滩,又三十里曰黑山儿,又七十里曰回回墓。”即此。

  • 芦泉

    在今山东东平县西北。《明一统志》卷23兖州府:芦泉“在东平州东北三十里。元行省尚书严实尝引水构亭为游观之所”。《清一统志·泰安府一》:芦泉山,“《府志》:相传唐尧陵在山之麓,今改祀濮州。左右峰峦拱峙,

  • 㡉侯国

    东汉改㡉县置, 属东莱郡。 治所在今山东龙口市东南。 三国魏复为㡉县。东汉时改㡉县置,治今山东省龙口市南。属东莱郡。三国魏复改㡉县。

  • 雪山村遗址

    在今北京市昌平县西北南口镇雪山村。1961—1981年在此发现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及早期铜器文化遗存: 第一期属新石器时代中期文化遗存,与中原仰韶文化有密切关系,距今约六千年; 第二期属新石器晚期文化遗址

  • 小甘

    即今福建东山岛东南兄弟岛柑屿。明郑和下西洋经此。又见明张燮《东西洋考》卷9“西洋针路”。

  • 七十城门甸

    宋大理置,属秀山郡。在今越南莱州省黑河两岸一带。元改置宁远州。

  • 弹汗山

    当今河北尚义县南大青山。《后汉书·鲜卑传》: 桓帝时,鲜卑檀石槐 “立庭于弹汗山歠仇水上,去高柳 (今山西阳高县) 北三百里”。古山名。即今河北省尚义县南大青山。《后汉书·鲜卑传》:桓帝时,鲜卑檀石槐

  • 孟弄州

    元至正七年 (1347) 置,属耿冻路。治所在今云南勐腊县西北一百六十八里倚邦。明洪武十五年 (1382) 废入车里军民府。元至元七年(1270年)置,治今云南省勐腊县北勐落。属车里府。明洪武十五年(

  • 关川

    即今甘肃定西、会宁二县之关川河,有东西二源,合流后入祖厉河。《清史稿·地理志》 巩昌府安定县:“关川水东源出县南禅牧山麓,一曰东河,西北流;西源出县西南胡麻岭, 一曰西河,东北流,径县城北,汇入一川,

  • 牙里堡

    即今福建霞浦县东北牙城镇。明嘉靖中,清湾巡司移驻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