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淇县

淇县

明洪武元年 (1368) 改淇州置,属卫辉府。治所即今河南淇县。民国初属河南河北道。1927年直属河南省。


在河南省北部。属鹤壁市。面积581平方千米。人口25.8万。辖3镇、5乡。县人民政府驻朝歌镇。古为沫邑(一作妹邑)。商末名朝歌,帝乙、帝辛(纣)别都。西周为卫国都。战国属魏。秦置朝歌县,治朝歌镇(今淇县县城),属河内郡。两汉因之。三国魏曾于县置朝歌郡,寻废。晋朝歌县属汲郡。隋大业初改置卫县。蒙古宪宗五年(1255年)置淇州。明洪武元年(1368年)降淇州为淇县,因淇水得名(治今淇县县城),属卫辉府。清因之。1913年属豫北道,1914年属河北道,1927年直属河南省。1949年属平原省安阳专区,1952年属河南省安阳专区。1954年废入汤阴县,1962年复置淇县。1969年属安阳地区,1983年属安阳市,1987年改属鹤壁市。地处太行山低山丘陵和山前平原区,地势西高东低。淇河为淇县和浚县界河,沧河、共产主义渠为淇县和卫辉市界河,折胫河、思德河流经境内。属南温带半干旱气候。农产小麦、玉米、谷子、豆类、甘薯、棉花、花生等。特产淇河鲫鱼、“缠丝蛋”、无核枣。矿产有铁、铜、铅、铝土、锰、煤、石英、大理石、白云石、石膏、重晶石等。工业有毛纺、棉麻、水泥、机械、造纸、电力、化肥、建材等。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公路、107国道及淇滑、淇林公路纵横境内。名胜古迹有花窝遗址、石河岸遗址、卫国故城、田迈造像、前嘴石窟、陈婆造心经浮图、摘心台、纣王墓、鹿台遗址、荆轲冢、朝阳寺、扯淡碑、云蒙山水帘洞等。


猜你喜欢

  • 御马厂

    亦名上都牧厂。清置,属上驷院。驻地在博罗和屯 (今内蒙古正蓝旗南上都河东黑城子村)。《清一统志·牧厂》: 御马厂 “亦名上都牧厂。在独石口东北一百四十五里博罗城。东西距一百三十里,南北距一百九十七里”

  • 安边铺

    即今四川宜宾县西南安边镇。明正德《四川志》卷16宜宾县:“安边铺在治西。”清嘉庆《四川通志》卷89宜宾县:安边铺“在县西七十五里”。

  • 拉脊山

    在今青海贵德县东北,属祁连山脉。近东西走向。平均海拔3500米。《清史稿·地理志》 西宁府西宁县: 西南有拉脊山。又称小积石山、拉鸡山、唐述山。在青海省东部西宁市、贵德县间。为日月山东延部分。近东西走

  • 屯门山

    又名杯渡山。在今广东深圳市西南头镇附近。一说即今香港新界屯门青山。唐韩愈《赠别元十八协律》诗:“屯门虽云高,亦映波浪没。”即此。南汉大宝十二年(969)封为瑞应山。今有瑞应岩、虎跑井。

  • 拉多宗

    又作拉妥、拉托克、纳夺。治所即今西藏昌都县东北拉多。“拉多”,藏语意为神雷。原西藏地方政府置,治今西藏自治区昌都县东北拉多。1960年与昌都宗合并,改置昌都县。

  • 在今河南虞城县东北。《左传·哀公元年》:伍员曰,少康逃奔有虞,“虞思于是妻之以二姚,而邑诸纶”。杜注:“纶,虞邑。”《元和志》卷7宋州虞城县:“故纶城,县东南三十五里。”当在今虞城县利民镇东南三十五里

  • 武侯城

    ①在今四川汉源县北清溪镇北。《元和志》卷32黎州: 贞元二年 (786),韦皋 “又于州北故武侯城逦迤置堡三所,为州城之援”。明曹学佺 《蜀中广记》 卷35黎州: “ 《志》 云: 州北三里有武侯城。

  • 天峻山

    在今山西介休市东南。《方舆纪要》卷42介休县:天峻山“县东南十五里。以高峻入云而名”。

  • 日注岭

    一名日铸岭。在今浙江绍兴县东南三十里。宋欧阳修《归田录》卷1:“草茶盛产于两浙。两浙之品, 日注第一。”

  • 介州

    唐武德元年(618)改介休郡置,治所在介休县(今山西介休市)。辖境相当今山西介休市、平遥县境。贞观元年(627)废。(1)北周以南朔州改置,治隰城县(今山西汾阳市)。辖境相当今山西省汾阳、汾西、介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