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淮海省

淮海省

1944年1月日伪由苏淮特别区行政公署(简称苏淮特区) 改置,省会驻徐州市 (今江苏徐州市)。辖徐州市及铜山、东海、砀山、萧县、沛县、邳县、睢宁、宿迁、沭阳、赣榆、丰县、泗阳、淮阴、淮安、涟水、阜宁、灌云、宿县、泗县、灵璧、亳县等二十一县。1945年8月废。


猜你喜欢

  • 达木

    即达木蒙古。今西藏当雄县。清乾隆《西藏志·物产》:“拉萨东北由哈拉乌苏至达木一带, 皆蒙古与霍耳人错居,不产五谷,惟藉牛羊。”

  • 黄兴墓

    在今湖南长沙市岳麓山东侧中部山腰。黄兴 (1874—1916),原名轸,字廑午,号杞园,又号克强,湖南善化 (今长沙) 人。辛亥革命重要领导人。1904年组织华兴会,翌年8月与孙中山、章太炎等人组织中

  • 两浙路

    北宋至道三年(997)置,为十五路之一。治所在杭州(今浙江杭州市)。辖境相当今浙江省全部、上海市及江苏省茅山、长荡湖一线以东地区。熙宁七年(1074)分为二路, 寻合为 一。熙宁九年(1076)复分,

  • 杂瑜

    清初赏给西藏,宣统三年(1911)收回,设杂瑜委员,属四川省。1912年改置察隅县。

  • 黄家湾堡

    在今湖北省钟祥市南三十里。《元史·伯颜传》: 宋人筑新郢城,“下流黄家湾堡亦设守御之具。堡之西有沟,南通藤湖,至江仅数里。乃遣总管李庭、刘国傑攻黄家湾堡,拔之”。

  • 索口寨

    北宋天禧二年 (1018) 置,属慈利县。在今湖南慈利县西北七十二里江垭镇。北宋时筑,在今湖南省慈利县西北。后废为市。

  • 下牢戍

    在今湖北宜昌市西北。《新唐书·地理志》 峡州:“本治下牢戍。”即此。

  • 升山

    ①即欧余山。在今浙江湖州市东二十二里。《寰宇记》卷94乌程县:升山,“吴均《入东记》云:“王羲之为太守,常游践,因升此山。顾谓宾客曰:‘百年之后,谁知王逸少与诸卿游此乎?’因有升山之号。”明初常遇春破

  • 大力

    即日丽。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东北岸之日里。《元史·世祖纪》:至元二十一年(1284)十一月,“福建行省遣使人八合鲁思招降南巫里、别里剌、理伦、大力等四国,各遣其相奉表以方物来贡”。

  • 宋州

    ①隋开皇十六年(596)置,治所在睢阳县(后改宋城县,在今河南商丘县南)。大业三年(607)改为梁郡。唐武德四年(621)复为宋州。天宝元年(742)改为睢阳郡,乾元元年(758)复为宋州。辖境相当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