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化郡
①隋大业三年 (607) 改巴州置,治所在化成县 (今四川巴中市)。辖境相当今四川巴中、平昌、通江等县地。唐武德元年 (618) 复为巴州。天宝元年 (742) 复改清化郡。乾元元年(758) 又改为巴州。
②唐天宝元年 (742) 改施州置,治所在清江县(今湖北恩施市)。辖境相当今湖北西南部五峰、建始等县以西地。乾元元年 (758) 复改施州。
隋大业和唐天宝、至德时曾改巴州为清化郡。见“巴州(2)”。
①隋大业三年 (607) 改巴州置,治所在化成县 (今四川巴中市)。辖境相当今四川巴中、平昌、通江等县地。唐武德元年 (618) 复为巴州。天宝元年 (742) 复改清化郡。乾元元年(758) 又改为巴州。
②唐天宝元年 (742) 改施州置,治所在清江县(今湖北恩施市)。辖境相当今湖北西南部五峰、建始等县以西地。乾元元年 (758) 复改施州。
隋大业和唐天宝、至德时曾改巴州为清化郡。见“巴州(2)”。
清光绪二十八年 (1902) 置,属吐鲁番直隶厅。治所在辟展城 (今新疆鄯善县)。民国初属新疆迪化道。1920年改属焉耆道,1930年属焉耆行政区,后直属新疆省。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部偏北、吐鲁番盆地
即贵州乌江上游鸭池河流经修文、息烽两县境内的一段。《方舆纪要》卷123附水西宣慰司:陆广河“在水西南境。《志》云,水西之河,最大者曰陆广,其上流曰鸭池,下流东注,曰黄沙渡,会于清水江,又东会于涪江,鸭
①即今江苏连云港市西南锦屏山。秦于山侧置朐县,北周改名朐山县,皆以此山名。《明一统志》卷13淮安府: 朐山 “在海州城南四里。上有双峰如削,俗呼马耳峰”。②一名覆釜山。在今山东临朐县东南二里。《水经·
元至元七年(1270)于石坪邑置,属临安路。治所即今云南石屏县。《元史·地理志》 石平州:“阿僰蛮据之,得石坪,聚为居邑,名曰石坪。至元七年,改邑为州。”明洪武十五年(1382)改石屏州。
即今河北清河县东北连庄镇。清于此设堡。《清一统志 · 广平府二》: 莲冢堡 “在 (清河) 县(治今清河县西城关乡) 东北二十五里。有城”。
①西汉置,治所在徐县 (今江苏泗洪县南大徐台子)。辖境相当今江苏盱眙、泗洪、睢宁、宿迁、淮阴、淮安、涟水、洪泽、建湖、阜宁、盐城、兴化、东台、泰州、姜堰、泰兴、海安、六合及安徽天长、明光等市县地。东汉
俗称达尔罕镇。后金崇德元年 (1636) 置,属内蒙古哲里木盟。驻地在伊克唐噶里克坡 (今内蒙古科尔沁左翼中旗西南花吐古拉苏木附近)。1914年划归奉天省。1929年属辽宁省。伪满时属兴安南省。194
在今山西临汾市南五里尧庙村。《资治通鉴》:五代梁开平三年(909),“河东兵寇晋州,抄掠至尧祠而去”。胡三省注:“尧都平阳,有祠在汾城东十里东原上。”即此。
一作阿勒坦山。又名金山。在我国新疆北部与蒙古国之间。清宣统《新疆图志》卷64:阿尔台山“周数百里。东望喀尔喀,西望准噶尔部,南望乌鲁木齐。连峰杳嶂,盛夏积雪不消。其树多松、桧,其药多野参,兽多貂狐、猞
唐帆延国都城。在今阿富汗喀布尔市西巴米安。龙朔元年 (661) 为写凤州都督府治所。本帆延国都。在今阿富汗喀布尔西北巴米扬。唐置写凤都督府治此。属安西都护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