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清河县

清河县

①三国魏置,为清河郡治。治所在今山东临清市东北。西晋为清河国治。北魏为清河郡治。北齐改贝丘县。

②隋开皇六年 (586) 改武城县置,属贝州。治所在今河北清河县城关乡西北十二里。唐咸通元年(860) 移治今清河县城关乡。北宋端拱元年 (988)移治永宁镇,淳化五年 (994) 复还治今清河县西城关乡。金属恩州。元属大名路。明属广平府。民国初属直隶大名道。1928年直属河北省。1949年移今清河县 (葛仙庄)。

③南宋咸淳九年 (1273) 分淮阴县置,为清河军治。治所在清河口 (今江苏淮阴县西南)。元属淮安路,泰定元年 (1324) 河决城圯,迁治今淮阴县西南甘罗城。天历元年 (1328) 又以地僻水恶,再迁小清河西北,即今淮阴县西南旧县。明属淮安府,崇祯末复迁甘罗城。清初又迁淮阴县西南旧县。乾隆二十六年 (1761) 移治清江浦 (今淮阴市)。1914年改名淮阴县。


(1)古旧县名。南宋咸淳九年(1273年)析淮阴县西北界置,治今江苏省淮安市清河区东。为清河军治。元泰定元年(1324年)河决城圮,移治甘罗城(今淮安市西南,废黄河东岸)。天历元年(1328年)移治今淮安市淮阴区西南马头西北废黄河北岸。属淮安路。明崇祯末复治甘罗城。属淮安府。清初移还明代旧治。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移治运河南岸之清江浦,即今淮安市清河区。1914年因与直隶省(今河北省)清河县重名,改名淮阴县。(2)今县名。在河北省南部,东邻山东省。属邢台市。面积497平方千米。人口36.1万。辖6镇。县人民政府驻葛仙庄镇。秦置厝县,治今县西北,属钜鹿郡。西汉改为信成县;又置清阳县(治今清河县东南),为清河郡治。东汉清阳、信成两县并废。西晋复置清阳县,后废。北齐天保七年(556年)于汉信成故城置清河郡及武城县。隋开皇六年(586年)置清河县,治今县西;改贝丘县为清阳县,治今清河县西北。唐永昌元年(689年)徙清阳县于今清河县西南,开元二十二年(734年)又徙于今县西旧城,与清河县同为贝州郭下两县。北宋端拱元年(988年)清河县徙治永宁镇,淳化五年(994年)迁今城关。熙宁四年(1071年)清阳县省入清河县。金、元属大名路。明、清属广平府。1913年属直隶省冀南道,次年属大名道。1928年直属河北省。1949年属衡水专区,县人民政府迁今址。1952年属邢台专区,1958年属邯郸专区,同年并入南宫县。1961年复置清河县,属邢台专区(1968年改地区)。1993年划归邢台市。地处冀南平原区,地势平坦。东临卫运河,北界清凉江。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农产小麦、玉米、谷子、棉花。工业有汽车配件、羊绒加工、合金刀具、摩托拉线等。京九铁路经此,308国道斜贯县境,有公路通邻县。古迹有鲧堤、汉王墓冢子。


猜你喜欢

  • 琉璃厂

    在今北京宣武区和平门外。辽名海王村,金称海王庄。元、明设琉璃窑厂,以专供宫殿、庙宇琉璃瓦件而闻名,改称琉璃厂。清初古董、书商在此经营,乾隆年间因修四库全书,学者文人群集于京城,琉璃厂古籍碑帖、字画、金

  • 吉海铁路

    从吉林省吉林县(今吉林市)起,经朝阳(今辉南)至海龙(今梅河口市东北海龙镇)。长190公里。1926年动工修建,1928年建成通车。今为长图线的一段。

  • 金宝顶堡

    即金宝堡。在今广西阳朔县西四十里金宝乡。明隆庆五年 (1571) 置,清康熙八年 (1669)设游击驻防。

  • 沙陀

    在今新疆巴里坤、木垒、奇台三县北部。《新唐书·沙陀传》:“有大碛,名沙陀,故号沙陀突厥云。”即此。唐先天初徙于北庭(今吉木萨尔县北)。贞元中徙于甘州(今甘肃张掖市)。宪宗元和三年(808)首领朱邪执宜

  • 捉杀寨

    在今江西石城县西。《方舆纪要》 卷88赣州府石城县: 捉杀寨 “在县西。有巡司,明初置,本在县北,嘉靖初移于此”。《清一统志·宁都州》: 捉杀寨 “在石城县西门外一里。……本朝乾隆四十一年改名赤江巡司

  • 龟龙山

    即龙鼍山。在今广东恩平市西南二十里。《寰宇记》卷158恩州阳江县:龟龙山“在恩平县西南。高三百余丈,周回一百五十里。山形似龙,下有龙穴,往往兴雨云是龟洲”。

  • 大沟镇

    即今辽宁沈阳市南大沟乡。清光绪《奉天全省地舆图说图志》承德县图:南有大沟。在广东省阳东县南部。面积116平方千米。人口4.3万。镇人民政府驻大沟圩,人口2700。因镇区西南有条深长的大河沟,故名。明、

  • 平山卫

    明洪武五年(1372)置,属山东都司。在今山东聊城市城东偏。《方舆纪要》卷34东昌府:平山卫,“《志》云,城中有二阜,谓之平山。明初建卫于此, 因名”。明洪武五年(1372年)置,因城中有平山,故名。

  • 周灵王陵

    在今河南洛阳市西南周山附近。《水经·洛水注》 载: 洛水 “枝渎又东径周山,上有周灵王冢”。又引 《皇览》 曰: “周灵王葬于河南城西南周山上。” 清乾隆年间洛阳知县龚松林曾于冢前立“周灵王陵” 墓碑

  • 广城关

    一作广成关。本广成聚,西汉置广成苑。东汉中平元年(184)为镇压黄巾起义,置八关,此其一。故址在今河南汝州市西。《后汉书·皇甫嵩传》载:中平元年(184)黄巾军起,“诏敕州郡修理攻守,简练器械, 自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