滩下乡
即今广东丰顺县西南上八镇东滩下。清光绪 《广东舆地全图》 丰顺县图表: 县西有 “滩下乡”。
即今广东丰顺县西南上八镇东滩下。清光绪 《广东舆地全图》 丰顺县图表: 县西有 “滩下乡”。
南朝梁建,在今安徽怀远县南荆山与涂山之间。《梁书·康绚传》: 天监十三年 (514),“于钟离南起浮山,北抵巉石,依岸以筑土,合脊于中流。……十五年四月,堰乃成。其长九里,下阔一百四十丈,上广四十五丈
驿站名。元置,即今辽宁本溪满族自治县西南连山关镇。
唐中和三年(883)以雁门节度为代北节度,治代州(今山西代县)。领忻、代二州。北宋太平兴国中废。
东晋改平夷郡置,属宁州。治所在平蛮县(今贵州毕节市境)。南朝梁末废。东晋以平夷郡改名,治平蛮县(今贵州毕节市境)。南朝梁末废。辖境相当今贵州省毕节、黔西等市县及云南省镇雄县一部分。
在今四川都江堰市西离堆公园内。《舆地纪胜》卷151永康军:伏龙观“在离堆上。按李注水记载:蜀守父子擒健龙。囚于离堆之趾,谓之伏龙潭,后立观于其上”。南宋范成大曾游都江堰,在《离堆行》诗序中云:“沿江有
在今江西九江县南。《明一统志》 卷52九江府: 叠翠亭 “宋岳飞建,以对庐山九叠,故名”。
①即今安徽淮南市东十里,淮河南岸洛河镇。古为洛河入淮之口。《水经·淮水注》: “洛涧北历秦墟,下注淮,谓之洛口。” 《梁书·武帝纪》: 天监四年 (505) 二月,“遣卫尉卿杨公则率宿卫兵塞洛口”。即
明置,属广宁右屯卫。在今辽宁凌海市东南。《方舆纪要》 卷37广宁右屯卫: 黑林堡在 “卫西北五里。又卫东南有河通堡”。
在今福建浦城县东。《寰宇记》 卷101建州浦城县: 柘岭 “在县东一百六十里。东与处州丽水县分界处”。明 《寰宇通志》 卷48建宁府 《山川》: 柘岭 “在浦城县东北雁塘里,以地多柘树得名”。
一名南单台。即今河南淇县治。殷纣王筑。后纣王死于此。《尚书·武成》: “散鹿台之财。” 《水经·淇水注》 引 《竹书纪年》: “武王亲禽帝受辛于南单之台。” 《史记·殷本纪》: 帝纣 “厚赋税以实鹿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