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甸镇
亦作林甸。在今江苏海门市东南四十九里临江乡(灵甸镇)。清光绪《海门厅图志》卷9有灵甸镇。
亦作林甸。在今江苏海门市东南四十九里临江乡(灵甸镇)。清光绪《海门厅图志》卷9有灵甸镇。
1946年5月东北革命根据地由宁安县析置,属绥宁省。旋属牡丹江行政区。治五林镇(今黑龙江林口县西南五林镇)。1947年属牡丹江省。1948年7月改属松江省。同年10月与新海县合并,设立海林县。旧县名。
①北魏太平真君二年 (441) 置,为赵兴郡治。治所即今甘肃宁县。《元和志》 卷3定安县:“取定俗安人为义。” 隋开皇三年 (583) 为宁州治。大业初为北安郡治。唐复为宁州治。金大定七年(1167)
即今河南淇县之沦河。《水经·清水注》:“清水又东与仓水合,水出西北方山西仓谷,谷有仓玉珉石,故名焉。其水东南流潜行地下,又东南复出,俗谓之雹水。东南历坶野。……又东南入于清水。”
在今四川城口县西。清道光《城口厅志》卷29:木瓜口河在“厅西五十里。其源一发自广线垭;一自西沟,二水合流至篾子坝合汪家河,至木瓜口合庙坝入平坝河”。《明史·杨嗣昌传》:崇祯十三年(1640),张献中败
又作征北府小城。东汉末公孙瓒筑。在今北京市东。《晋书·刘琨传》: 建兴三年(315), 刘琨自太原奔段匹䃅, “琨别屯故征北府小城”。即此。又 《方舆纪要》 卷11大兴县: 征北小城 “
清置,属洛川县。在今陕西洛川县东北五十里洛生。
亦名西溪河。即今四川西充县、南充市境之西充河。《清一统志 ·顺庆府一》: 西溪水,“按《舆图》 名蛮子河。自西充县东北发源,西南流经县东,又折东南至府城南入江”。
在今广东仁化县北。《方舆纪要》 卷102仁化县: 廉石山在 “县北二十里。县之主山也。相传黄巢过此,投枪竿于石罅中,至今不朽”。
南宋宝庆元年 (1225) 升邵州置,治所在邵阳县 (今湖南邵阳市)。辖境相当今湖南邵阳市及新邵、邵东、新化等县地。元至元十四年 (1277)升为宝庆路。明洪武元年 (1368) 复改宝庆府。辖境扩大
在今浙江鄞县东南。面积21平方公里。原系泻湖,约晋时成湖,唐时名西湖,宋名万金湖、东钱湖。宋《乾道四明图经》卷2:东钱湖,“夏侯曾先《地志》云:其湖承钱埭水,故号钱湖”。《舆地纪胜》卷11庆元府:东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