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灵芝县

灵芝县

北周大象二年(580)改邺县置,属相州。治所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南邺镇。隋开皇十年(590)复为邺县。


古县名。北周大象二年(580年)改邺县置,治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南邺镇。为魏郡治。隋开皇十年(590年)复改名邺县。


猜你喜欢

  • 瓦屑墩镇

    即今上海市南汇县西北瓦屑镇。清光绪《南汇县志》卷1:瓦屑墩镇在“邑西北三十里。昔张氏聚族于此。嘉靖间倭人寇毁张氏居,积瓦砾成墩,故名”。

  • 西肥水

    即今西淝河。源自今河南太康县东南之清水河,东南流经鹿邑县西、郸城县东名肥河,又东南流经安徽亳州市南,涡阳、利辛二县之西,至凤台县西南峡山口入淮。《明史·地理志》 亳州:“南有西肥水,即夏肥水也。”

  • 黄甫川堡

    又作黄甫营。明天顺中置,属清水营。即今陕西府谷县东北七十里黄甫乡。弘治年间添设关城。《明史· 鞑靼传》: 成化元年 (1465),兀良哈“复渡河,围黄甫川堡”。即此。清设游击驻守。

  • 唐家沱

    即今四川重庆市东北唐家沱镇。清道光《江北厅志》 卷2: 唐家沱 “嘉庆年间于塘房下铜锣峡口增设水卡一所,有武弁镇守”。区片名。在重庆市江北区中部。面积28.22平方千米。人口2.6万。长江在此进入铜锣

  • 建州三卫

    即建州卫、建州左卫和建州右卫的合称。明正统间,驻地均在赫图阿拉城 (今辽宁新宾满族自治县西老城)。

  • 玉琢礁

    在南海中中国西沙群岛内,位于华光礁东北方9海里。1935年公布名称为符勒多儿礁。1947年改名玉琢礁。中国渔民因认为是西沙群岛中没有岛和沙洲的第二大环礁,故向称二筐、二塘、二圈。郑资约《南海诸岛地理志

  • 化县

    明洪武九年(1376)降化州置,属高州府。治所即今广东化州市。十四年(1381)复为化州。1912年改为化县,属广东高雷道。1920年直属广东省。1959年改为化州县。古旧县名。明洪武九年(1376年

  • 罗峒营

    在今广东封开县西南。《方舆纪要》 卷101封川县: 罗峒营 “在县 (今封川镇) 西。相近有菊营,俱正德中设。嘉靖三十八年废”。

  • 茶园

    即今广东东莞市东茶山镇。《明史·地理志》 东莞县: “东北有京山巡检司,本治茶园,后迁京口村,更名。”

  • 驼口镇

    一作沱口。北宋置,属郾城县。在今河南郾城县东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