玳堰头村
即大堰村。今浙江衢县北玳堰乡。
即大堰村。今浙江衢县北玳堰乡。
①唐贞观元年 (627) 因山川形便,分黄河以东、太行山以西地区置。为贞观十道、开元十五道之一。辖境相当今山西全省及河北西北部内、外长城间地。开元以后治蒲州 (治今山西永济市西南蒲州镇)。乾元元年 (
又名茅花界。在今湖南桑植县东北。《方舆纪要》 卷77慈利县: 茅花岭 “高峻为群峰之冠”。
又作瑗。战国时齐邑。在今山东禹城市西南。《左传》: 哀公十年 (前485),晋赵鞅攻齐国,“取犁及辕”。即此。杜注: “辕即瑗。”古邑名。春秋齐邑。在今山东省禹城市西南。《左传》哀公十年(前485年)
馆驿名。又名通天馆。辽置,在今内蒙古宁城县西南一肯中乡附近。宋沈括《熙宁使虏图抄》:“又三十里至长兴馆, 皆行山间。长兴馆西距富谷馆八十里。”又名通天馆。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宁城县西南八里罕甸子,一说今宁
①即今浙江嵊县西四十二里镇基乡驻地三溪村。《资治通鉴》:唐咸通元年(860),裘甫“设伏于三溪之南,而陈于三溪之北”。即此。②在今福建长乐市南。《清一统志·福州府一》 引《旧志》:“福清县诸溪,汇于破
在今陕西咸阳市北十五里,文王陵北。《汉书·刘向传》: “文王、周公葬于毕。” 《史记·周本纪》 正义引 《括地志》: “武王墓在雍州万年县西南二十八里毕原上。”
北宋置,属番禺县。在今广东广州市东猎德村。
唐贞观五年 (631) 置,属燕州。治所在今广西藤县西北。七年 (633) 属藤州。十八年(644) 后废。
在今江西修水县东南,与宜丰县互界。《清一统志·南昌府二》:八叠岭巡司“在义宁州南八叠岭。明正统四年置巡司,后废。本朝雍正四年复置”。
明永乐二年(1404)置老挝军民宣慰使司,属云南布政司。治所在今老挝琅勃拉邦。辖境约当今老挝北部。明末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