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溪
青弋江支流。在今安徽泾县东北。上源汀溪与漕溪合流,经琴高山下称琴溪,北至赤滩乡入青弋江。《舆地纪胜》 卷19宁国府: 琴溪 “在泾县东北二十里。溪侧有石台”。
(1)古水名。在今安徽省泾县东北,为青弋江东岸支流,因流经琴高山得名。(2)集镇名。在安徽省泾县北部。琴溪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950。以桥为名。有陶瓷、榨油、农机修造、砖瓦、塑料薄膜制品等厂和礁宝石矿、石灰窑。特产琴鱼。宣泾公路经此。古迹有琴高山摩崖石刻、古宣州窑遗址等。
青弋江支流。在今安徽泾县东北。上源汀溪与漕溪合流,经琴高山下称琴溪,北至赤滩乡入青弋江。《舆地纪胜》 卷19宁国府: 琴溪 “在泾县东北二十里。溪侧有石台”。
(1)古水名。在今安徽省泾县东北,为青弋江东岸支流,因流经琴高山得名。(2)集镇名。在安徽省泾县北部。琴溪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950。以桥为名。有陶瓷、榨油、农机修造、砖瓦、塑料薄膜制品等厂和礁宝石矿、石灰窑。特产琴鱼。宣泾公路经此。古迹有琴高山摩崖石刻、古宣州窑遗址等。
战国赵地,在今河北张北县南。《史记·赵世家》:武灵王十九年(前307),“王北略中山之地,至于房子,遂之代,北至无穷”。
在今江西金溪县东北。《方舆纪要》卷86抚州府金溪县:龙角岩“在县东北。山巅两石对峙如龙角,中通一径深入石室,高明宽广,可坐百人”。
一作哈喇裕勒衮。清置,在今新疆温宿县东喀拉玉尔滚村。《林则徐日记》: 道光二十五年(1845) 二月二十五日,“至哈拉玉尔滚军台。回语谓红柳为玉尔滚,谓黑为哈喇,此台有古柳,故以取名也”。
亦称东海窝集部。清代分布于今黑龙江省乌苏里江、吉林绥芬河流域及珲春市以东至日本海的少数民族。包括今俄罗斯滨海边疆区。《清一统志·吉林一》: 东海窝集部 “在珲春城东南。凡沿海林木丛茂处皆曰窝集”。
在今广西桂平县北。《方舆纪要》 卷108桂平县: 高振岭 “在府北百余里。成化二年,韩雍讨大藤峡,登岭督战处”。
即保塞砦。在今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东南。北宋崇宁三年(1104)改为保塞砦。
在今山西永济市虞乡镇东中条山支峰石锥山上。《资治通鉴》:南朝梁大通二年(528),魏长孙稚“使其子子彦与侃帅骑兵自恒农北渡,据石锥壁”。胡注引《五代志》:“河东郡虞乡县有石锥山,于此筑垒壁也。”在今山
北宋熙宁九年(1076)置,属茂州。在今四川茂县西南四十二里南新镇鸡宗山上。南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74:熙宁九年(1076),静州将杨文绪结连蕃部攻茂州,“茂州南有鸡宗关,路通永康军”。《宋史
夏代诸侯国。在今山东德州市东南,或说在今德州市北。《左传·襄公四年》 魏绛曰: 后羿代夏,又为寒浞所弑,夏臣靡 “奔有鬲氏”。“靡自有鬲氏,收二国之烬,以灭浞,而立少康”。古国名。夏代小国。在今山东省
①清置,属磐石县。即今吉林磐石县东南辉发河北岸黑石镇。《清史稿·地理志》 磐石县: 辉发江“径黑石镇,左合朱其、呼兰,右大小色力河”。官商路 “东南黑石镇西达海龙”。②在今广东雷州市东南九十里。旧属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