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瑷珲城

瑷珲城

亦作爱荤城、爱呼城、艾浑城。又名黑龙江城。在今黑龙江省黑河市东江东六十四屯界内。清为黑龙江将军驻地。康熙二十三年 (1684) 移将军衙门于江右瑷珲新城 (今黑龙江省黑河市南爱辉镇),留瑷珲副都统一员驻守旧瑷珲城,二十九年 (1690)裁。咸丰八年 (1858) 沙俄强迫清朝政府在此订立不平等的 《瑷珲条约》,割占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广大地区。条约规定: 江东六十四屯 (包括旧瑷珲城) 仍归中国管辖。光绪二十六年 (1900) 被俄强占。三十四年 (1908) 于新瑷珲城置瑷珲直隶厅。


又称爱珲城、爱浑城、艾浑城、艾浒城、爱呼伦城。满语称萨哈连乌拉霍通。在黑龙江省黑河市南爱辉镇。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筑,为镇守黑龙江等处将军驻所,称黑龙江城。二十九年将军移驻墨尔根(今嫩江县)后,为黑龙江副都统驻所。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裁副都统,为瑷珲厅驻地。1913年瑷珲厅改县。为中国人民抗俄斗争的历史名城。城周5千米。城北15千米是卡伦山,因清代在山上设卡伦(哨所)而得名;城西10千米的炮台山,为清初抗击沙俄入侵的红衣炮队驻地;城南40千米的一架山(巴拉哈达山)下是水师营船坞,城西南的北大岭为1900年中国人民痛击沙俄侵略军的重要战场。


猜你喜欢

  • 归峰山

    在今广西平果县东北。《方舆纪要》卷110归德州:归峰山在“州治(故治在今归德)西。山势有趋归之状,因名”。

  • 八激堤

    在今河南原阳县西南古黄河南岸。《水经·河水注》:“河水又东径八激堤北。汉安帝永初七年令谒者泰山于岑于石门东积石八所,皆如小山,以捍冲波,谓之八激堤。”在今河南省原阳县西南、黄河南岸。东汉永初七年(11

  • 通化堡

    北宋置,属定边军。在今陕西吴旗县西铁边城镇北二十里。《宋史·地理志》: 通化堡 “东至逋祖岭平界约三十里,西至绥远砦二十里,南至定边军二十里”。

  • 大姑岭

    在今江西宜丰县北。《清一统志·瑞州府》:大姑岭“在新昌县北八十里,与八叠山相连。高二百丈,周三十里”。岭下有镇。

  • 明周王府

    在今河南开封市龙亭公园一带。是朱元璋第五子朱由吴王改封为周王后, 在其封国开封建造的王府。

  • 梨树沟

    即今辽宁本溪市西北梨树沟。盛产煤。清光绪末始开采。

  • 卢山郡

    唐天宝元年(742)改雅州置,治所在严道县(今四川雅安市西)。辖境相当今四川雅安、名山、荥经、天全、卢山、宝兴等市县地。乾元元年(758)复改为雅州。唐天宝元年(742年)改雅州置,治严道县(今四川雅

  • 惠民场

    明置,属昌黎县。在今河北昌黎县南二十里。《明史·地理志》 昌黎县: “又有蒲泊,旧产盐,置惠民盐场于此。” 清并入归化盐场。

  • 武矶山

    在今湖北新洲县西南长江边。《方舆纪要》卷76黄州府黄冈县 “华山” 条下: “其东有武矶山亦临江。相传黄祖屯兵阳逻,蒐武其上。” 《元史·伯颜传》: 南宋末,伯颜 “遣万户阿刺罕以兵拒沙芜口,逼近武矶

  • 临晋县

    ①秦置,属内史。治所在今陕西大荔县东朝邑镇西南二里。西汉属左冯翊。东汉末移治今大荔县。三国魏为冯翊郡治。西晋改名大荔县。北魏初复名临晋县,太和十一年 (487) 改为华阴县。②北魏太安二年 (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