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百丈山

百丈山

①又名百丈岭。在今江西新余市东南七十里,接峡江县界。《寰宇记》卷109袁州新喻县:百丈山“顶阔百丈,因以为名。顶上有葛仙井,井畔有庙”。

②又名大雄山。在今江西奉新县西一百二十里,与修水县接界。《寰宇记》卷106洪州奉新县:大雄山“在县西百四十里。上有吴猛修道处。此山雄杰葱秀,不与群山邻,因以名之。又名百丈山,以水倒出飞泻千尺也。唐宣宗潜游至此赋诗”。《清一统志·南昌府一》:百丈山,“《县志》,百丈山周四十里,与义宁州接界。危峦秀嶂,杰出西北。最高者曰大雄峰,前则平原坦夷,四山环拱,东有迦叶峰,南有灵亭、驻跸峰,北有野狐崖、凤凰埚、笋石,西北有流觞曲水”。

③在今浙江文成县西北。《方舆纪要》卷94泰顺县:百丈山“在县北三十五里。有百丈漈”。1958年建百丈漈水库,瀑布(漈)消失。

④在今浙江庆元县西南,与福建松溪县交界。《方舆纪要》卷94庆元县:百丈山在“县西二十里。悬岩孤峭,下有龙湫”。

⑤一名潜山。在今浙江临安县西龙岗乡。海拔1620米。《水经·渐江水注》:紫溪“水出县西百丈山”。《太平御览》卷46引《吴兴记》曰:“尧遭洪水,此山不没,但余百丈,因以名山。”

⑥在今浙江富阳市西南四十八里新登镇南。《方舆纪要》卷90新城县:百丈山“一名卓笔峰,鼍江绕其北”。

⑦又名华盖山。在今福建莆田县西北八十里。《方舆胜览》卷13兴化军:百丈山“在兴化东北。山有六岩”。《方舆纪要》卷96莆田县“夹漈山”条:百丈山“在夹漈之东,山延袤百余里。上有六岩,曰客厅、曰古仙、曰石塔、曰石伞、曰石楼、曰重元,幽奇万状”。

⑧即今福建将乐县北,与邵武县接界的羊角尖。《寰宇记》卷100南剑州将乐县:百丈山“在县北一百八十里。《建安记》云,百丈山乌道昔越王于上设置台榭,与抚州南丰县分界,上有古兰若存”。明《寰宇通志》卷49延平府:百丈山“在将乐县北百八十里。悬崖绝壁,高出群山”,故名。《方舆纪要》卷97延平府将乐县:百丈山“一名羊角晶,又名钩刀山”。

⑨在今湖北襄樊市南。《舆地纪胜》卷82襄阳府:百丈山“在襄阳县南二十里。传云:有麝香兽栖止久矣。刘表遣人采药遇麝香藏坎,得麝香数斗,如石莲,馨香芳馥,非世所有”。《元史·阿术传》:至元六年(1269)攻襄阳,“(范)文虎复率舟来救,来兴国又以兵百艘侵百丈山”。即此。

⑩在今湖北竹山县西南。《舆地纪胜》卷86房州:百丈山“在竹山县微江对岸”。

(11)亦名北障山。在今广西灵川县东北。《明一统志》卷83桂林府:百丈山“在灵川县北一十三里。又名把仗山。重峦叠嶂,绵亘数里”。

(12)在今四川名山县东北六十里。《旧唐书·地理志》:百丈县有百丈山。《寰宇记》卷77百丈县:“《图经》云:有一穴口,方园一百尺,深百丈。即汉王阳为益州刺史,行部至此兴叹,因之弃官。唐武德元年置百丈镇。”

(13)在今贵州铜仁市西一百里。《明一统志》卷88铜仁府:百丈山“峰峦崒嵂,林木丛密”。


猜你喜欢

  • 酒泉

    ①春秋周邑。《左传》: 庄公二十一年 (前673),“王与之酒泉”。今地不详。顾栋高 《春秋大事表》 以今陕西省大荔县之酒泉庄当之,不确。江永《春秋地理考实》 认为: “周既东迁,关中之地非周有,此酒

  • 盐场县

    五代南汉置,属常乐州。治所在今广西合浦县东南。北宋开宝五年 (972) 废入石康县。古县名。五代南汉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东南咸田处。属常乐州。北宋开宝五年(972年)废入石康县。

  • 沙溪堡

    在今江西南康县北。《清一统志·南安府》“西下堡”条下:南康县境有“沙溪”等堡,“俱元、明时乡民所置”。

  • 筠山县

    唐置,属羁縻筠州。治所在今四川筠连县境。后废。

  • 阳堌集

    即今河南杞县北三十四里阳堌乡。清乾隆《杞县志》卷4:阳堌社(驻地阳堌集)“距城三十五里”。

  • 奇穆尼河

    又作乞母泥河。即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黑龙江中游北支流比腊河。清康熙 《皇舆全览图》 作 “乞母尼河”。光绪 《吉林通志》 卷22: 奇穆尼河 “源出奇穆尼窝集,在毕瞻窝集东北三百里。……河南行百

  • 西棘阳县

    北魏置,属荆州汉广郡。治所在今河南南阳县南。西魏废。古县名。北魏分南棘阳县置,治今河南省南阳市南。属汉广郡。西魏废。

  • 马公寨

    在今广东紫金县东南。《方舆纪要》卷103惠州府归善县“蚬彀营”条:马公寨“在府东北。《志》云:岭南贼巢曰洋乌潭、马公等寨,皆丛山深箐,延袤八百余里,一夫当关,万夫莫过。贼首伍端、黄世乔等啸聚其中,蚕食

  • 广平墟

    在今广西苍梧县东南广平镇,接岑溪县界。清设外委戍守。

  • 赤麻径

    在今广东高明市(高明镇)西南。《方舆纪要》卷101肇庆府高明县:赤麻径“在县(治今明城镇)东南三十里, 为新会贼往来门户,……设官兵戍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