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屋洞
在今浙江杭州市西南南高峰下。宋《淳祐临安志》卷9:石屋洞“有石洞极高,状似屋”,故名。洞壁原有五代晋至北宋初镌造罗汉五百余尊,毁于“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
在今浙江杭州市西南南高峰下。宋《淳祐临安志》卷9:石屋洞“有石洞极高,状似屋”,故名。洞壁原有五代晋至北宋初镌造罗汉五百余尊,毁于“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
即今弥河,亦即古之巨洋水。源出今山东临朐县沂山西麓,北流径临朐县东,又北经青州市东,又东流径寿光县界,东北入海。《元史· 王磐传》: “磐亦乐青州风土,乃买田渳河之上。” 即此。
在今山西岚县北。《方舆纪要》卷40岚县:“天邨寨在县北三十五里。有城周二里,洪武九年调镇西卫官兵戍守。”清初废。
即今云南西畴县西南马街乡。清有把总驻此。集镇名。在云南省南华县西南部。人口162。红土坡乡人民政府驻地。旧时逢十二生肖马日在此赶集,故名。产稻谷、玉米、小麦、烤烟等。有公路东北接昆畹公路。
①西汉置,为西河郡治。治所在今内蒙古伊金霍洛旗东南境。一说在今陕西府谷县西北。东汉末废。②南朝宋置,属高凉郡。治所在今广东阳春或恩平、阳东等市县境。南齐以后废。③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改广阳县置,
①一名黑水岭。在今山西翼城县东北六十五里,与沁水县交界处。《隋书·地理志》:绛郡翼城县有“乌岭山”。《旧唐书·石雄传》:唐会昌三年(843),“雄受代之翌日,越乌岭,破赋五寨,斩获千计”。皆此。②一称
唐南诏置,属镇西节度。在今云南盈江县北四十四里勐寻街。南诏后朝属丽水节度。
地区名。指今四川西部地区。《全唐诗》卷317武元衡《奉酬淮南中书相公见寄、并序》:“皇帝改元之二年……冬十月,诏授检校吏部尚书兼门下侍郎。肜弓玈矢,出镇西蜀。”又《宋史·程德玄传》:淳化间,“李顺之寇
在今福建福鼎县南。《方舆纪要》卷96福宁州:石马岭在“州北百三十里。有巨石危如立马”。
南宋嘉泰中置,属奉化县,置监官。在今浙江奉化县东南六十里鲒埼乡。以鲒埼山名。元改设巡司。至元十三年 (1276) 废。明初复置,洪熙初废。
古名乌湖岛、呜呼岛。亦作黄城岛。在今山东长岛县北之北隍城岛和南隍城岛。为今庙岛群岛之最北者。光绪 《大清直省地舆全图》 作南隍城岛、北隍城岛。为黄海、渤海分界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