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桥河
①在今河北保定市南。《方舆纪要》卷12清苑县:石桥河在“府南二十里。自满城县方顺河东流经此,入黄狗窳。俗名梁头河。合于清苑河”。
②亦名石硚场。在今四川达县西北石桥镇。乾隆《达州志》卷1:石硚场“在州西方,去城一百六十里”。清有经制外委驻守。
③在今陕西华县西十里。《方舆纪要》卷54华州:石桥水“源出马岭山,北流入渭。旧有石桥跨其上,水因以名。亦曰小石桥水”。
①在今河北保定市南。《方舆纪要》卷12清苑县:石桥河在“府南二十里。自满城县方顺河东流经此,入黄狗窳。俗名梁头河。合于清苑河”。
②亦名石硚场。在今四川达县西北石桥镇。乾隆《达州志》卷1:石硚场“在州西方,去城一百六十里”。清有经制外委驻守。
③在今陕西华县西十里。《方舆纪要》卷54华州:石桥水“源出马岭山,北流入渭。旧有石桥跨其上,水因以名。亦曰小石桥水”。
在今河北万全县西城西河。《辽史·地理志》: 归化州有 “爱阳川”。《方舆纪要》 卷18万全都司: 爱阳河 “在炭山西北二十里。深仅尺许,中多浮草,性凉,宜牧马”。
在今宁夏南部和甘肃东部,南段又称陇山。南北走向,长约240公里。为陕北与陇中高原的界山。《元史·太祖本纪》:二十二年(1227),“闰(五)月,避暑六盘山”。《方舆纪要》卷58固原州:六盘山“曲折险峻
在今江苏常熟市。为明末常熟毛晋藏书阁名。晋喜收书,湖州书商云集于门,积至八万四千册,经史子集四部旧籍,无不翻刻,其书遍布天下。子毛扆亦精于校勘。现存有清人郑德懋《汲古阁秘本书目》、《汲古阁校正书目》、
在今山东庆云县东北崔口镇。清天津府盐场之一。《清一统志·天津府二》: “富民场在崔家口。” 雍正年间废。
今广东省简称。因古代为古百越 (粤) 之地而得名。广东省的简称。因古为百粤地而得名。广东称粤东,广西称粤西。一般专称广东为粤省。
①西汉置,属河东郡。治所在今山西侯马市西新田遗址。东汉改绛邑县。②西魏恭帝改南绛县置,属绛郡。治所在今山西绛县南十里。隋开皇三年 (583) 属绛州。大业初属绛郡。唐属绛州,武德元年 (618) 移治
即今黑龙江省木兰县西北木兰达河,由北而南贯穿县境,注入松花江。《清史稿·地理志》 木兰县:“又西,大小木兰达河,左会镇阳河。”
元置,属思州安抚司。治所在今贵州三穗县东南瓦寨镇。后废。元置,治今贵州省三穗县东。属思州军民安抚司。后废。
清置,即今陕西富平县西北三十里庄里镇。汉王翦曾屯兵于此。在陕西省富平县西北部。面积91平方千米。人口7.3万。镇人民政府驻庄里,人口2.4万。秦为王翦屯兵处,唐为司徒李光弼封地,且内为庄户居地,故名。
元至元十三年(1276)置,属嶍峨州。治所在今云南峨山彝族自治县西北。二十六年(1289)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