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硖州路

硖州路

亦作峡州路。元至元十七年 (1280) 改峡州置,属湖广行省。治所在夷陵县 (今湖北宜昌市)。辖境相当今湖北宜阳、长阳、宜都等县市地。至正二十四年 (1364) 朱元璋改为硖州府。


见“峡州”。


猜你喜欢

  • 韩信岭

    即高壁岭。在今山西灵石县东南二十五里。《清一统志·霍州》 引 《新志》: 高壁岭 “一名韩信岭。在县南二十五里。南去霍州八十里。五代时北汉于此置砦。今名高壁铺”。即“高壁岭”。

  • 札萨克图汗部

    “札”又作“扎”。外蒙古旧部名。原为17世纪时喀尔喀三部之一。清雍正九年(1731年)后为喀尔喀四部之一。所部十九旗,会盟于札克河源毕都哩雅诺尔。牧地约当今蒙古国戈壁阿尔泰省和扎布汗、库苏古尔、乌布苏

  • 始安县

    ①西汉元鼎六年 (前111) 置,属零陵郡。治所即今广西桂林市。东汉为始安侯国。三国吴为始安郡治。南朝宋为始建国治。南齐复为始安郡治。梁又为桂州治。唐贞观八年 (634) 改为临桂县。②南朝宋置,属巴

  • 纪庄子

    在今天津市河西区西南部。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天津,7月9日以杨贵林为首的义和团率三百名团民在此与联军前锋日本军队展开斗争,击毙日军队长。后因武器不敌而失败,一千余团民与百姓惨遭杀害。

  • 毛山县

    唐贞观二十三年(649)析潘水县置,属潘州。治所在今广东茂名市东北。一说在今高州市东南。《新唐书·地理志》:“毛山县, 以毛山为名。”开元二年(714)改为潘水县。古县名。唐贞观二十三年(649年)置

  • 马塍

    在今浙江杭州市城区马塍路。宋《淳祐临安志》卷10:“东西马塍在余杭门外、羊角埂之间。土细宜花卉,园人多工于种接,为都城之冠。”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卷22:“钱王时畜马于此,至三万余匹,号曰海马,故以

  • 瑞屏山

    在今北京市平谷县北二十里。《方舆纪要》卷11: 瑞屏山 “连峰耸拔,秀若列屏”。

  • 塘头镇

    即今江苏江都市东北五十里塘头乡。清光绪 《江苏全省舆图》: 江都县东北有塘头。民国 《江都县续志》 卷1: 里河津渡有 “塘头镇”。(1)在江苏省江都市东部、老通扬运河两岸,东邻泰州市海陵区。面积63

  • 金兰县

    西汉置,不见于 《汉书·地理志》。但《汉志》 庐江郡下注曰: “金兰西北有东陵乡,淮水出。” 《水经·決水注》 载: 灌水 “导源庐江金兰县西北东陵乡大苏山”。又 《水经· 禹贡山水泽地》曰: “东陵

  • 西周封国。春秋时为宋邑。在今山东曹县南十里。《春秋》: 僖公二年 (前658),“秋九月,齐侯、宋公、江人、黄人盟于贯”。即此。《史记·田敬仲完世家》: 齐宣公四十九年 (前407),“伐卫,取毋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