碣石卫
明洪武二十二年 (1389) 置,属广东都司。治所在今广东陆丰县东南碣石镇。清康熙三年(1664) 改设碣石镇总兵镇守。
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置,治今广东省陆丰市东南碣石镇。清康熙三年(1664年)设总兵镇守。
明洪武二十二年 (1389) 置,属广东都司。治所在今广东陆丰县东南碣石镇。清康熙三年(1664) 改设碣石镇总兵镇守。
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置,治今广东省陆丰市东南碣石镇。清康熙三年(1664年)设总兵镇守。
即今四川峨边彝族自治县(沙坪镇)。明置巡司于此。《方舆纪要》卷72峨眉县“靖彝堡”条下:“中镇亦在县西南, 临中镇河, 明初置巡司于此。”后移巡司于大围山(今峨眉山市西南大为镇)。
海河水系五大河之一。在今河北省西北部。上游桑干河源出自山西省北部管涔山,东北流至河北怀来县境称永定河,东南流经北京市西部,至天津市入海河。即古㶟水。《清一统志·顺天府二》:永定河“以河流
即今贵州赫章县东北海马姑。清同治六年(1867),陶三春率苗民起义军据海马姑。即此。在今贵州省赫章县东北。与猪拱箐相犄角,山壁陡立,前有大河。清同治六年(1867年),苗民起义军据海马姑,即此。
即今四川平昌县南长垭乡。民国《巴中县志》第一编:东南“长垭场,二百二十里”。
在今浙江嘉善县西北。《方舆纪要》卷91嘉善县:三白荡“在县西北五十里,入吴江县界。三荡相接,广十二里,又西北六十里而达苏州之盘门”。
在今河北枣强县西北。《方舆纪要》 卷14枣强县: 索卢水在 “县西北三十里。亦曰潢卢河。自故城县境流经县西南,复折而东北出,至河间府阜城县,合于刘麟河。旧有广川长河之名。又故索卢县亦以此名也”。
东魏置,即今河南宜阳县西二十四里柳泉乡。《周书·司马裔传》: 大统十三年 (547),“攻拔东魏平齐、柳泉、蓼坞三城”。
即今湖北恩施市西北六十八里沐抚镇。清乾隆时移县丞驻此。
在今甘肃渭源县东北。一说在武山县西南。《三国志·蜀书·魏延传》:建兴八年(230),“使延西入羌中,魏后将军费瑶、雍州刺史郭淮与延战于阳谿,延大破淮等。”
宋大理置,属首府大理地区。治所在今云南云龙县西南四十二里旧州。元改云龙甸军民府。大理置,治今云南省云龙县西南旧州。属大理府。元初改置云龙甸军民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