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神木县

神木县

蒙古至元六年 (1269) 改云州置,属葭州。治所在今陕西神木县东三里。明正统八年(1443) 迁治今神木县。清乾隆元年 (1736) 改属榆林府。民国初属陕西榆林道。1928年直属陕西省。


在陕西省东北部,东南隔黄河与山西省相望,西北与内蒙古自治区接壤。面积7635平方千米。人口36.7万。辖15镇、5乡。县人民政府驻神木镇。相传麟州故城(今名杨家城)东有三株古松,唐代所植,两三人合抱,枝柯相连,人称神奇,便以神木为名。北宋元丰中设神木寨。蒙古初于神木寨(即今址)置云州,蒙古至元六年(1269年)废州始设神木县,并省太和县入,属葭州,省弥川县入葭州。神木故治在今县东巽山。清《神木县志》载“因巽山有神树二株”,故名。明正统八年(1443年)徙今址。清属榆林府。1914年属榆林道,1928年直属陕西省。1937年陕甘宁边区于今贺家川镇设神府县。1949年属榆林分区。1950年省神府县入神木县,属榆林专区。1958年省府谷县入神木县,1961年析出复设府谷县。1969年属榆林地区,1999年属榆林市。地处黄土高原和风沙高原过渡区。窟野河、秃尾河斜贯县境,注入黄河。属中温带干旱气候。农产以谷子、高粱、玉米、豆类、大麻为主。枣林分布较广。防风固沙林带已基本建成。矿产有煤、高岭土、铁、石英、石灰石、长石等。工业有采煤、炼焦、农机、制糖等。是陕西皮张、绒毛、羊肉、地毯的重要产区。包神铁路、榆府、府新公路经此。


猜你喜欢

  • 化成县

    ①唐先天元年(712)改化隆县置,为廓州治。治所在今青海化隆回族自治县西南六十里黄河北岸。天宝元年(742)改为广威县。后陷于吐蕃。②金皇统三年(1143)改来苏县置,属复州。治所在今辽宁大连市东北金

  • 灵山港

    即灵溪。在今浙江龙游县东南。《方舆纪要》卷93龙游县:灵溪“自遂昌县北流经县南灵山下, 曰灵山港”。

  • 尧山

    ①又名豆山。在今河北唐县东北。《汉书·地理志》 唐县:“尧山在南。”张晏曰:“尧山在唐县北望都界。”《水经·滱水注》:“皇甫谧曰:尧山一名豆山,今山于城北如东,崭绝孤峙,虎牙杰立。山南有尧庙,是即尧之

  • 九坝

    即今贵州桐梓县西北九坝街。清咸丰四年(1854)杨龙喜(杨凤)在此发动起义。起义军以黄巾帕头, 自称“黄兵”,史称“黄兵起义”。

  • 桂林中卫

    明洪武十三年 (1380) 改桂林左卫置,属广西都司。治所在今广西桂林市。后废。

  • 落矣河

    一作矣落河。即今云南石屏县西河底河。《方舆纪要》 卷115石屏州: “落矣河在州西八十里。阔三丈。源出元江府境,南流入亏容甸。今有落矣河桥。”

  • 五山汛

    在今广西贵港市西北古樟乡。清光绪《广西舆地全图》贵县图:西北樟木墟有五山汛,设巡检、守备、外委驻防。

  • 巴施山

    在今贵州施秉县东南。《方舆纪要》卷122施秉县:巴施山在“县东北二十五里。其山圆耸插天,状如卓笔”。

  • 成都中卫

    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置,属四川都司。治所在今四川成都市。《明一统志》卷67成都府:成都中卫“在府治西南七里”。清初废。明洪武中置,治今四川省成都市。清初废。

  • 秋林夏馆山

    在今河南内乡县北一百五十里。《清一统志·南阳府一》: 秋林夏馆山 “泉石甚胜,湍水出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