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宁县
明洪武二年 (1369) 改福宁州置,属福州府。治所即今福建霞浦县。成化九年 (1473) 升为福宁州。
古县名。明洪武二年(1369年)降福宁州置,治今福建省霞浦县。属福州府。成化九年(1473年)复升为州。
明洪武二年 (1369) 改福宁州置,属福州府。治所即今福建霞浦县。成化九年 (1473) 升为福宁州。
古县名。明洪武二年(1369年)降福宁州置,治今福建省霞浦县。属福州府。成化九年(1473年)复升为州。
①即泡河。在今江苏丰县北。《水经·泗水注》: “ (泡) 水上旧有梁,谓之泡桥。” 《宋书·索虏传》: 元嘉中,魏将步尼公屯留城,与宋将稽元敬遇,引兵 “趋苞桥。至,欲渡清西,沛县民烧苞桥,夜于林中击
北宋置,属河间县。即今河北河间市东北六十里束城镇。元置巡检司于此。在河北省河间市东北部。面积100.1平方千米。人口4.8万。镇人民政府驻束城,人口 3030。因被古易水、高河约束全城,故名。汉束州县
即今浙江嵊县西石璜镇。据《王氏宗谱》载:元末王维承避战乱来此,命其地曰石王,取盘石相安之义。后演化为今名。清道光《嵊县志》卷2《市镇》:石璜市“在县西北四十里”。
在今广东罗定市北隔河一里。《方舆纪要》卷101罗定州: 龙脑山,“山势盘旋, 若回龙然”。
元置,即今山东章丘市 (明水镇)。元置,即今山东省章丘市。明废。
即今江苏南京市旧城正南门中华门。明初改南门为聚宝门,因正对聚宝山 (今雨花台) 而得名。1931年改名中华门。
在今河南洛宁县南。《方舆纪要》 卷48永宁县: 宣利渠 “在县南三里。又有新兴渠、万箱渠,皆分洛水以灌田”。
元元贞元年(1295)升平江县置,属岳州路。治所即今湖南平江县。明洪武三年(1370)复改平江县。元元贞元年(1295年)升平江县置,治今湖南省平江县。属岳州路。辖境相当今湖南省平江县。明洪武三年(1
唐武德五年(622)置,属顺州。治所在今越南清化省清化东南一带。贞观元年(627)废。
春秋时麋国都。在今陕西白河县东南。《左传》: 文公十一年 (前616),楚 “潘崇复伐麋,至于锡穴”。即此。西汉置锡县。锡,又作钖。春秋麇国都。在今陕西省白河县东南。《左传》文公十一年(前61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