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秦余杭山

秦余杭山

古山名。又称卑犹山、万安山。即今江苏省苏州市西北阳山。《吴越春秋》:越王葬吴王于秦余杭山。即此。


猜你喜欢

  • 清廉山

    又名清襄山、清营山。即横岭。在今山西垣曲县西北。《魏书·地形志》: 清廉县有清廉山。《水经·河水注》: “清水出清廉山西岭,世亦谓之清营山。”

  • 罗护镇

    唐置,为军镇,属嘉州。在今四川乐山市东南四十里五通桥附近。南宋范成大 《吴船录》 卷上: “癸卯发王波渡,四十里至罗护镇。”

  • 浦市镇

    即浦口镇。今湖南泸溪县南四十四里浦市镇。清 《乾隆内府舆图》 作浦市。在湖南省泸溪县东南部、沅江西岸。面积143.5平方千米。人口3.4万。镇人民政府驻浦市,人口7650。因镇旁有浦溪注入沅江,宋时在

  • 佛出浑

    又作夫愁、弗出站。明置,在今吉林珲春市。为开原东至朝鲜后门驿站之一。《明太祖实录》卷142:“辽阳至佛出浑之地三千里, 自佛出浑至斡朵怜一千里。”

  • 干隧

    故址在今江苏吴县西北四十里阳山下。《战国策·秦策五》:“吴王夫差栖越于会稽,……遂与勾践禽死于干隧。”《史记·苏秦传》 《正义》云:“干遂在苏州吴县西北四十余里,万安山西南一里太湖。夫差败于姑苏,禽于

  • 灯架山

    在今广西崇左县北四里。《方舆纪要》卷110崇善县:灯架山“高耸尖秀,望之巍然”。

  • 觉林寺

    在今四川重庆市南岸区莲花山麓。据清乾隆 《巴县志》: 觉林寺 “在莲花山下。宋绍兴间建。明末毁于兵。康熙二年僧雪痕重建。乾隆二十二年,僧月江复增修山门、莲池、亭子、桥梁、石塔”。为县南诸寺之冠。

  • 西瓯

    古百越的一支。秦汉时主要分布在今广西及广东部分地区。《史记·南越列传》:赵佗“以兵威边,财物赂遗闽越、西瓯、骆,役属焉”。《寰宇记》:“永嘉为东瓯,郁林为西瓯。”一说即骆越,梁顾野王《舆地志》:“交趾

  • 牧野

    一作坶野。在今河南淇县西南。周武王所率诸侯之师大败殷军于此。《尚书·牧誓》: “武王戎车三百两、虎贲三百人与受战于牧野。” 《说文》 牧作坶。又作坶野。在今河南省淇县西南。殷末帝乙、帝辛(纣王)时,周

  • 青州府

    明太祖吴元年 (1367) 改益都路置,属山东等处行中书省 (后改山东布政使司)。治所在益都县 (今山东青州市)。辖境相当今山东博兴、沂源、蒙阴以东,昌乐、安丘、诸城以西,南、北滨海之地。清属山东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