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溪山
在今云南曲靖市东南。《清 一统志·曲靖府》 “紫溪山” 条引 《府志》: “明洪武二十六年,越州蛮阿资叛据龙窝,沐春讨之,至紫溪败其党,直抵龙窝擒之。”
(1)古山名。在今云南省曲靖市东南。明初沐春讨当地土酋于此。(2)今山名。在云南省楚雄市西。又名紫金山,由紫溪、微溪二山组成。主峰海拔2502米。针叶林覆盖。原有寺观百余座,均为明代建筑。明、清两代为地方风景名胜。今已毁八九。微溪山有《护法明公德运碑》,南宋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立,为研究大理国历史的重要资料。
在今云南曲靖市东南。《清 一统志·曲靖府》 “紫溪山” 条引 《府志》: “明洪武二十六年,越州蛮阿资叛据龙窝,沐春讨之,至紫溪败其党,直抵龙窝擒之。”
(1)古山名。在今云南省曲靖市东南。明初沐春讨当地土酋于此。(2)今山名。在云南省楚雄市西。又名紫金山,由紫溪、微溪二山组成。主峰海拔2502米。针叶林覆盖。原有寺观百余座,均为明代建筑。明、清两代为地方风景名胜。今已毁八九。微溪山有《护法明公德运碑》,南宋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立,为研究大理国历史的重要资料。
清内蒙古六盟之一。后金崇德至清康熙年间,陆续将蒙古敖汉、奈曼、巴林、扎鲁特、阿鲁科尔沁、翁牛特、克什克腾、喀尔喀左翼八部编成十一旗,共为一盟,会盟地定于翁牛特左旗境内的昭乌达,故名。隶于理藩院,并受热
北宋治平四年(1067)置, 为火山军治。治所在今山西河曲县东南。熙宁四年(1071)废。古县名。北宋治平四年(1067年)置,治今山西省河曲县旧县西北火山。为火山军治。熙宁四年(1071年)废。
又名曹营。即今安徽固镇县南曹老集镇。清光绪 《安徽通志》 卷50凤阳府: 曹营 “相传曹操立营于此”。
唐置羁縻州,属安南都护府。治所在武兴县(今越南谅山省谅山)。北宋后废。唐置,治文谅县(今越南谅山省谅山)。属安南都护府。辖境相当今越南谅山省一带。北宋后废。
①明永乐中置,属会同县。即今湖南会同县南十八里连山乡。②清置,属锦县。即今辽宁葫芦岛市。清乾隆《钦定盛京通志》卷30:连山堡在“(锦县)城西南八十里”。
在今河北邢台市西北七里。《寰宇记》卷59龙冈县:石井冈在“县西北七里。一名龙冈。《水经》云:蓼水出襄国石井冈, 冈上有井,大如车轮,隋《区宇图志》云:光武营军时所凿”。
亦即秦之阳纡。在今陕西省陇县西北。《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郑之有原圃,犹秦之有具囿也。” 或谓即 《尔雅·释地》之扬陓,为十薮泽之一。古苑囿名。又作具圃。在今陕西省凤翔县附近。《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即今江西南城县西北岳口乡。明置巡司于此。
西汉置,属临淮郡。治所在今江苏泗阳县西北郑楼乡古城。因叴犹国为名。东汉省。
明洪武九年(1376)改四川等处行中书省置,治所在成都府(今四川成都市)。辖境相当今四川白河、邛崃山、大凉山以东,岷山、大巴山以南,云南东川以北,贵州威宁及遵义、瓮安以北地区。清顺治二年(1647)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