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盐池
①即今内蒙古伊金霍洛旗南境之红碱淖。《明史·鞑靼传》:成化九年(1473)秋,“满都鲁等与孛罗忽并寇韦州,王越侦知敌尽行,其老弱巢红盐池,乃与许宁及游击周玉率轻骑昼夜疾驰至,分薄其营,前后夹击,大破之”。
②在今内蒙古阿拉善右旗西北。《方舆纪要》卷63山丹卫:红盐池“在卫北五百里。池产红盐。又居延泽旁亦有池,产白盐,采之不竭”。《清一统志·阿拉善厄鲁特》:红盐池“在旗界。《旧志》:在山丹卫城北三百里。池产红盐。明洪武中,指挥庄德采贡岁办,后以地属境外停罢”。
①即今内蒙古伊金霍洛旗南境之红碱淖。《明史·鞑靼传》:成化九年(1473)秋,“满都鲁等与孛罗忽并寇韦州,王越侦知敌尽行,其老弱巢红盐池,乃与许宁及游击周玉率轻骑昼夜疾驰至,分薄其营,前后夹击,大破之”。
②在今内蒙古阿拉善右旗西北。《方舆纪要》卷63山丹卫:红盐池“在卫北五百里。池产红盐。又居延泽旁亦有池,产白盐,采之不竭”。《清一统志·阿拉善厄鲁特》:红盐池“在旗界。《旧志》:在山丹卫城北三百里。池产红盐。明洪武中,指挥庄德采贡岁办,后以地属境外停罢”。
在今山西垣曲县东南。《清一统志 ·绛州》: 胡村堡 “在垣曲县 (治古城镇) 东十里。……明嘉靖中筑”。
在今贵州福泉县东十里。《方舆纪要》卷121平越府:平越坡“在府治东十里。有平越坡之云也”。
明洪武十五年(1382)改曲靖路置,属云南布政司。治所在南宁县(即今云南曲靖市)。辖境约当今云南曲靖、宣威二市及富源、罗平、马龙、陆良等县地。1913年废。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改曲靖路置,属云南
即今山东胶南市西南之吉利河。《方舆纪要》卷35作“纪里河”。
即榆关。今河北秦皇岛市东北山海关。《隋书·高丽传》: 开皇十八年 (598),命汉王谅为元帅伐高丽,“师出临渝关”。即“渝关”。
一作亦息渴儿。又名热海。即今吉尔吉斯斯坦东部之伊塞克湖。《元史·耶律希亮传》:希亮“至于亦思宽之地”。即此。
即今河北广宗县东北三十二里件只乡。清同治《畿辅通志》卷51广宗县:东北有件只镇。
即今广西临桂县西南六塘镇。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设巡司于此。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临桂县南六塘。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于此设巡检司。
即今湖南衡南县(衡阳市)南车江镇。《清一统志·衡州府二》 “泉溪市”条下:“车江市,在(清泉)县南三十里。”
即今江苏常熟市西南吴塔镇。明、清时置巡司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