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今江西婺源县西南项村。明万历八年(1580) 设巡司于此,名项村巡司。
又名北部都尉、蜀郡北部都尉。西汉地节三年(前67)改汶山郡置,属蜀郡。治所在汶江县(今四川茂县北三里)。东晋常璩《华阳国志·蜀志》:“汶山郡,本蜀郡北部冉都尉。”
在今河北沧县西南。《新唐书·地理志》沧州清池县:“西五十里有李彪淀东堤……(永徽)三年筑。”《方舆纪要》卷13沧州:李彪淀在“州西南十里。旧为钟水处”。
北魏太和四年(480)置,为仇池郡治。治所即今甘肃西和县西南洛峪乡(一说在今甘肃成县西北)。北周移治今甘肃礼县西南阶陵故城。隋大业三年(607)改为上禄县。古县名。北魏太和四年(480年)置,治今甘肃
在今甘肃天水市西南。《晋书·张轨传》:“左督护阴预与 (裴) 苞战陕西,大败之,苞奔桑(柔) 凶坞。”
唐贞观四年(630)置,属羁縻琰州。治所即今贵州晴隆县。后废。古县名。唐贞观四年(630年)置,治今贵州省晴隆县。属黔州。后废。
在今四川小金县东,为小金川河支流。《清史稿·四川土司传》: 乾隆三十八年 (1773),温福率大军征大小金川,土司僧格桑 “阴遣小金川头目等由美诺沟出,煽故降番使复叛。诸番见大军久顿,蠭起应之,攻 (
在今天津市蓟县西北盘山天成寺北。初名李靖庵,相传为唐名将李靖所建。清康熙年间改名万松寺。寺西有舞剑台,相传为李靖舞剑之处。寺毁于日本侵华战争。现存古塔二座,一为太平禅师塔,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
在今河北昌黎县东南三十里赤洋口乡。《方舆纪要》卷17昌黎县:赤洋营“有小城,海滨防戍处也”。
北周改西兖州置,治所在左城县 (隋改济阴县,在今山东曹县西北六十里)。隋大业初改济阴郡。唐武德初复为曹州。天宝元年 (742) 又改为济阴郡,乾元元年 (758) 复为曹州。辖境相当今山东菏泽市及定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