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带水
即今四川芦山县东芦山河,为青衣江上源东支。《元和志》 卷32卢山县: 罗带水 “经县东五十步”。
即今四川芦山县东芦山河,为青衣江上源东支。《元和志》 卷32卢山县: 罗带水 “经县东五十步”。
即今江西铅山县东南铅山河。《清一统志·广信府一》: 桐木水 “在铅山县南五十五里。源出福建崇安县界,流入分水关,北合紫溪,又合黄檗水、车盘水,至汭口入上饶江。亦名铅山水”。
即蒙古土谢图汗部左翼后旗。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中戈壁省德勒格尔杭盖西南。
即今河南洛宁县东北河底乡。民国 《洛宁县志》 卷1: “河底镇,在城东北六十里。”(1)在山西省阳泉市郊区北部。面积102平方千米。人口5万。镇人民政府驻河底,人口 4000。 因处古金水湖底部,故名
在今四川丰都县东。《方舆纪要》卷69丰都县:尖峰山在“县东五十里。山峰矗起,如卓剑然。亦曰尖峰山”。
即今广东雷州市东南调风镇南官昌。清光绪 《广东舆地图说》 卷8海康县: 那里社 “有官昌圩,南界徐闻县”。
在今四川理县西北。《方舆纪要》 卷67保县: “蛇浴岭在县西北。宋乾道四年,风流部蛮作乱,保宁令张文礼闭绝蛇浴岭路,番从岭后斫生路入境攘劫,寻讨降之。”
在今山东茌平县东南。清光绪间,义和拳首领朱红灯在此设场练拳,宣传“灭洋”主张。村名。在山东省茌平县中部偏东。属茌平镇。人口570。明末,杨氏从东阿县庙杨庄迁此立村,因距县城5里得名。产小麦、玉米、棉花
在今陕西洋县东二十里龙亭山。《三国志·蜀书·后主传》:建兴八年(230),魏司马懿等欲攻汉中,“丞相(诸葛)亮待之于城固、赤阪”。即此。即今陕西省洋县东龙亭山。三国魏太和四年(230年),曹真、司马懿
古国名。即满加剌国。今马来西亚马来亚之马六甲。在新加坡未开埠前,为马来半岛最重要商埠,海舶往返东西洋,经马来半岛,必于此停泊。郑和下西洋,亦以此为根据地,设立官厂。明张燮 《东西洋考》 卷4有专条记述
一作沧海郡。西汉元朔元年(前128)置。治所在今朝鲜江原道境内。元朔三年(前126)废。西汉元朔元年(前128年)置,治今朝鲜江原道境内,确址无考。元朔三年春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