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豁改原
即今黑龙江省宾县南,南祖岭一带平原。《金史· 世纪》: “世祖戒辞不失曰: ‘汝先阵于脱豁改原,待吾三扬旗,三鸣鼓,即弃旗决战。’”
即今黑龙江省宾县南,南祖岭一带平原。《金史· 世纪》: “世祖戒辞不失曰: ‘汝先阵于脱豁改原,待吾三扬旗,三鸣鼓,即弃旗决战。’”
在今河南宜阳县西南二里。《水经·洛水注》:“洛水之侧有石墨山,山石尽黑,可以书疏,故以石墨名山矣。”
①即今安徽黄山市黄山区驻地。旧名赶坦市。为市境古老集市。明代雅称改为今名。1963年太平县移治于此。1983年为黄山市驻地。1987年改为黄山市黄山区驻地。②即今福建福安市南甘棠镇。清光绪《福安县志》
在今辽宁大连市旅顺东北。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沙俄占领旅顺口后,在此建军事堡垒,三十年(1904)日俄曾在此激战。
①在今山东昌邑市南九十里,接安丘市界。《方舆纪要》 卷 36 昌邑县 “霍侯山” 条下:“又南五十里峡山,状如伏虎,俯临潍水,为邑之胜。”②又名观峡、观亭山、中宿峡、飞来峡。在今广东清远市东北。《舆地
即今四川名山县东北四十里百丈镇。民国《名山县志》卷1:“县东百丈场,三面环山,二水绕护。唐、宋俱设县治。逊清分住绿营。咸丰时,滇(指兰大顺、李永和义军)匪入寇。近年则防地互争,靡不堵御于此。战如败北,
亦作哥富州。唐置羁縻州,属安南都护府。治所在今越南黄连山省安沛西北。后废。唐置,治今越南安沛省镇安附近。属安南都护府。后废。
①即今湖南衡阳市北八十里南岳镇。《宋史·向士璧传》: 南宋开庆元年 (1259),蒙古兀良哈䚟围潭州, “士璧极力守御, 闻后队且至,遣王辅佑率五百人往觇之,以易正大监其军,遇于南岳市,
在今四川乐山市东南四十里五通桥。以四望溪(今茫溪河)注入岷江之口为名。明置巡司于此。
明洪武四年(1371)改东胜州置,属山西行都司。治所在今内蒙古托克托县西。二十五年分置左、右、前、中、后五卫。次年罢前、中、后三卫。永乐元年(1403)左卫内迁至今河北卢龙县,右卫内迁至今河北遵化市,
即吐蕃。《元史·释老传》:元世祖“乃郡县土番之地,设官分职,而领之于帝师”。此指今西藏。即“吐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