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定县
南齐置,属宋康郡。治所当在今广东阳西或电白县境。隋废。
南齐置,属宋康郡。治所当在今广东阳西或电白县境。隋废。
在今山东高密市北。《水经·胶水注》:“胶水之左为泽渚,东北百许里谓之夷安潭,潭周四十里,亦潍水枝津之所注也。”《元和志》卷11高密县:“夷安泽,在县北二十里,周回四十里,多麋鹿蒲苇。”元于钦《齐乘》卷
即今台湾省台南县东南玉井乡东北约二里竹围。旧为高山族大武垅社。清康熙间蒋毓英《台湾府志》卷1:大武垅社“离府治四十里” (高拱乾《台湾府志》作“离府治六十里”)。
古道路名。古代甘肃入四川的道路之一。以景谷 (今青川河) 而名。由今甘肃文县顺白龙江而下,至四川青川县东北之白水镇,南下经广元市西南之宝轮院,南转至剑阁; 或由白水镇向西溯青川河而上,由青溪镇转南至平
即今内蒙古察哈尔右翼前旗东北黄旗海。《资治通鉴》:隋开皇十九年(599)征突厥都蓝可汗,高颎军“至族蠡山,与突厥遇,交战七日,大破之;追奔至乞伏泊,复破之”。即今内蒙古自治区察哈尔右翼前旗东北黄旗海。
在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位于郑和群礁的西南角,鸿庥岛西。主要由上、下两个珊瑚礁组成,两礁相距约2.5海里。中国渔民向称南乙峙仔、沙仔。1935年公布名称为给予礁。1947年改名南薰礁。
在今江西宜丰县东北五十里洞山。本名普利寺,唐大中时良价禅师建,世号洞山宗。元末毁。明重建。清康熙八年 (1669) 修。
南朝宋建。故址在今江苏南京市青溪北。《南史·虞愿传》: “ (宋明)帝以故宅起湘宫寺,费极奢侈。以孝武庄严刹七层,帝欲起十层,不可立,分为两刹,各五层。新安太守巢尚之罢郡还见帝,曰: ‘卿至湘宫寺未?
即今河北宣化县东北盘常河。源出今河北崇礼县南,西南流至张家口市东南宣化入洋河。《金史·世宗纪》: 大定十年 (1170),“五月乙卯,如柳河川”。《明史·常遇春传》: 洪武二年 (1369),遇春率师
清雍正四年(1726)置,属奉天府。治所在吉林城(今吉林省吉林市)。辖境约当今吉林德惠、舒兰二市以南之松花江流域。乾隆十二年(1747)改置吉林厅。清雍正四年(1726年)十二月置,治今吉林省吉林市。
即今四川米易县南丙谷镇,清于此设汛,有把总驻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