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失州
唐贞观二十三年(649)以多地艺失部置,为羁縻州,初隶定襄都督府,后属桑乾都督府。当在今内蒙古乌兰察布盟东南部或河北省西北境。
唐羁縻州。贞观二十三年(649年)以突厥多地艺失部置,属桑干都督府。确址不详。后侨治夏州朔方县(今陕西靖边县北白城子)界。
唐贞观二十三年(649)以多地艺失部置,为羁縻州,初隶定襄都督府,后属桑乾都督府。当在今内蒙古乌兰察布盟东南部或河北省西北境。
唐羁縻州。贞观二十三年(649年)以突厥多地艺失部置,属桑干都督府。确址不详。后侨治夏州朔方县(今陕西靖边县北白城子)界。
即今上海市奉贤县东五十里四团镇。清时有县丞驻此。在上海市奉贤区东北角。面积39.8平方千米。人口3万。镇人民政府驻四团,人口 4000。因地处青村盐场第四团,故名。明、清盐业繁盛,渐成镇。1929年设
即今青海乐都县北大西沟 (引胜河)。《宋史·地理志》 乐州临宗砦: “崇宁三年赐名。南宗堡稍南一十五里乳骆河之西。”
在今河南登封市东南三十里。《清一统志·河南府一》:石淙水,“唐武后与群臣游宴赋诗于此。薛曜序云,‘石淙者俗谓之平乐涧。……’《旧志》:源出嵩山,南流经告成镇东五里,又南入颍”。
即邲。在今河南荥阳市东北。《吕氏春秋·至忠篇》:“荆兴师,战于两棠,大胜晋。”孙蜀丞《左宦漫录》两棠考:“两棠,即邲地也。”
明置田镇巡司,属高苑县。即今山东高青县治。清光绪《山东通志》卷37:“相传为田横故居。”(1)镇名。在山东省高青县中部。县人民政府驻地。面积98平方千米。人口6.6万。镇人民政府驻田镇,人口 3958
西汉置,属北海郡。当在今山东东境。东汉省。
1920年改吉拉林设治局置,属黑龙江省。治所即今内蒙古额尔古纳市西北室韦镇。1934年改设额尔古纳左翼旗。旧县名。1920年由吉拉林设治局升县,并改名,治吉拉林(今内蒙古根河市北室韦镇)。1933年撤
战国赵地,在今山西榆次市南约十里郭村。《战国策·秦第四》: “知氏伐赵,胜有日矣,韩、魏反之,杀之于凿台之下。”唐代为洞涡水侵圯,无复遗迹。
即今下关。在云南大理市区西洱河北岸的旧城。《方舆纪要》卷117大理府:“府南三十里为龙尾关,亦曰下关。城有三门,皆控点苍、洱海之险,为拒守要地。”《清一统志·大理府》:龙尾关“当洱之尾,一名河尾关”。
①隋置,属蒲台县。即今山东利津县治。金明昌三年(1192)于此置利津县。②北宋置,属厌次县。在今山东惠民县东四十里桑落墅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