苞孚县
唐天祐中改褒信县置,属蔡州。治所即今河南息县东北七十里包信镇。北宋复为褒信县。
古县名。唐天祐三年(906年)改褒信县置,治今河南省息县东北包信镇。属蔡州。北宋复名褒信县。
唐天祐中改褒信县置,属蔡州。治所即今河南息县东北七十里包信镇。北宋复为褒信县。
古县名。唐天祐三年(906年)改褒信县置,治今河南省息县东北包信镇。属蔡州。北宋复名褒信县。
明永乐五年 (1407) 属交趾布政司。治所在今越南谅山县一带。辖境相当今越南谅山、高平二省地。宣德二年 (1427) 以后地入安南。
即今广西马山县。明嘉靖七年(1528)置土巡检司。1915年废土司,为隆山县治。1951年改名马山县。即今广西壮族自治区马山县。明嘉靖七年(1528年)置土巡检司。1915年废土司,为隆山县治。
北宋属盩厔县,在今陕西周至县南。
在今山东广饶县城北。《方舆纪要》卷35乐安县“巨洋水”条下:“又有利丰堤在县城北。成化十七年,知县沈清筑。”
即土尔扈特西旗。旗府驻地在今青海兴海县西那家附近,后迁今青海刚察县北。
在今山东青州市西四十里,即古为山。北阳水出此。元于钦《齐乘》卷2“北阳水”条称:九回山“俗名九扈,古广县为山也”。
①东晋太宁元年(323)分临海郡置,属扬州。治所在永宁县(今浙江温州市)。辖境相当今浙江温州市,永嘉、乐清二县,飞云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南朝宋属东扬州。南齐属扬州。梁、陈复属东扬州。隋开皇九年(589
东汉中平二年 (185) 分故鄣县置,属丹阳郡。治所在今浙江长兴县南。以县在山中高原而名。三国吴属吴兴郡。隋开皇九年 (589) 废。唐武德四年 (621) 复置,属绥州。武德七年 (624) 又废。
即今广东台山市东四九镇东北五十圩。清光绪《广州府志》卷69:新宁县(今台山市)有“五十墟”。
①一名阳城山。在今浙江富阳市南十五里。《寰宇记》卷93富阳县:阳平山,“《地理志》:吴武烈帝孙氏之所居也,其祖种瓜于此,有二仙人示其葬地,即此也”。②又名金城山。在今四川彭州市西北四十六里。《新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