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茶山

茶山

①又名蛇山、长山。即今上海市崇明县东南长江口外之佘山。《方舆纪要》 卷24松江府上海县: 茶山 “嘉靖中,官军击补陀山倭贼,贼走茶山绝顶,官军一道由东北浅步沙进,一道由婴哥岩进,而大兵皆继其后,遂歼之”。即此。《清一统志·松江府一》 “茶山” 条引 《海防考》: “在上海县南跄巡司界,与浙江之海盐、定海海中诸山相联络。”

②在今浙江海盐县东南海中。《方舆纪要》 卷91海盐县 “衢山” 条: 茶山 “嘉靖三十七年总兵俞大猷败倭贼于茶山洋,是也。为南浙汛兵会哨处”。

③即今福建建瓯市东凤山。《资治通鉴》: 五代晋天福五年 (940),王延政据建州,福州兵来攻,“延政遣其将林汉彻等败之于茶山,斩首千余级”。胡三省注: “茶山在建州东二十五里,今亦谓之凤凰山,北苑茶焙即其地。”

④在今江西上饶市北。唐陆鸿渐居此,环居多植茶,号茶山御史。山有陆羽泉,即天下第四泉。宋高宗时,曾几忤秦桧去位,侨寓上饶茶山寺,自号茶山居士,因名其集曰 《茶山集》。

⑤一名景阳山。在今湖南茶陵县东。以林谷间多生茶茗,故名。《元和志》 卷29茶陵县: “因南临茶山,县以为名。” 相传炎帝葬于茶山之野,即此。

⑥在今广东大埔县北茶阳镇。《方舆纪要》 卷103大埔县: 茶山 “在县治北。山下有寨。元至元二十一年,闽人涂侨据此,称涂寨,久之始降。今城垣半跨其上,县之主山也。山后有白莲洞”。

⑦在今广东电白县东北。《寰宇记》 卷161电白县: 茶山,“ 《南越志》: 浈阳县北五里有茶山,山有热泉,源自沸涌”。《清一统志 ·高州府》: 茶山 “在电白县 (今电城镇) 西北十里”。

⑧在今广西蒙山县西四十里。《方舆纪要》 卷107永安州: 茶山 “绵亘深远,林箐丛郁”。


古山名。(1)又称蛇山、长山。即今上海市崇明县东南海中佘山岛。(2)在今浙江省海盐县东南海中,明俞大猷败倭寇于茶山,即此。(3)又称凤凰山。即今福建省建瓯市东凤山。《太平寰宇记》建州建安县:茶山“在郡北,民多植茶于此山,涉冬翠茂,俯瞰城郭”。五代晋天福五年(940年),林汉彻败蔡弘裔于茶山,即此。参见“凤凰山(1)(1)”。(4)在今江西省上饶市北。唐陆羽居山植茶,撰有《茶经》,号茶山御史。今市北有茶山寺,内有泉,名陆羽泉,号称天下第四泉。南宋诗人曾幾曾隐居于此,号居山茶士。清人辑有《茶山集》。(5)又作景阳山。在今湖南省茶陵县东。相传炎帝死后,葬于茶山之野,即此。


猜你喜欢

  • 开边县

    隋开皇六年(586)于外江县野容川置,属戎州。治所在今云南盐津县西北。《寰宇记》卷79:开边县“以开拓边疆为名”。大业三年(607)属犍为郡。唐武德元年(618)复属戎州。贞观四年(630)属南通州,

  • 郭海营

    即今湖北宜城市东南汉水西岸郭海营村。《清一统志 ·襄阳府三》: 郭海营 “在宜城县境。本朝雍正八年设把总分防”。

  • 马疲岭

    在今内蒙古喀喇沁旗东楼子店乡西南。北宋沈括《熙宁使虏图抄》:自临都馆西北行,“乃登马疲岭,岭不甚峻。度岭,行坂间二十里至崇信馆”。古山名。即今内蒙古自治区宁城县西北楼子店山。辽中京往上京取道于此。

  • 南旺闸

    在今山东汶上县西南运河上。有上下二闸,相距九里。上闸在县西南三十里,一名柳林闸。下闸在县西南三十九里,一名十里闸。汶水自东而来,行二闸之中。由分水龙王庙前南北分流入运。

  • 荆隆口

    即金龙口。在今河南封丘县西南二十里。《明史·河渠志一》: “荆隆即金龙也。”即“金龙口”。

  • 黄滩关

    明置,在今贵州瓮安县西十五里。《方舆纪要》 卷121瓮安县:黄滩关,“ (明) 万历中,李应祥自平越进攻播 ‘贼’,破四牌、乾溪等砦,直抵黄滩关,是也”。在今贵州省瓮安县西。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

  • 大龙番应天府安抚司

    元置,属八番顺元宣慰司。治所在今贵州惠水县西南三都镇。明洪武五年(1372)改置大龙番长官司。元置,治今贵州省惠水县南大龙宛。属八番顺元等处宣慰司。明洪武五年(1372年)改大龙番长官司。

  • 阌乡县

    隋开皇十六年 (596) 置,属陕州。治所在今河南灵宝市西北双桥河入黄河口处东岸文底。大业三年 (607) 属河南郡。唐属虢州。北宋太平兴国三年 (978) 属陕州。明初移治故湖城县城 (今灵宝市西北

  • 北镇关

    在今贵州毕节市北。《清一统志·大定府》:北镇关“在毕节县北二里北镇山下”。

  • 白崖洞长官司

    元置,属新添葛蛮安抚司。治所在今湖南龙山县东北三十九里石牌洞。明属永顺宣慰司。清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