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今云南马关县西六十八里八寨镇。清时设八寨汛。
隋开皇十六年 (596) 置,治所在贝丘县(开皇十八年改名淄川县,即今山东淄博市西南淄川城)。大业初废。唐武德元年 (618) 复置,治所在淄川县。天宝元年 (742) 改淄川郡,乾元元年(758)
即今贵州天柱县东鸬鹚。清于此置清江镇。
五代周显德五年 (958) 置,属沧州。治所在今山东无棣县西北二十里。北宋治平中移无棣县治此。金废。
古城名。三国吴黄武间 (222—229) 筑,即今安徽当涂县治。城濒姑孰溪,西临江口,为沿江要津,建康 (今南京市) 西南门户。《晋书· 王敦传》: 太宁元年 (323),“敦移镇姑孰,帝使侍中阮孚赍
一作庙尔。即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东北黑龙江下游北岸之尼古拉耶夫斯克。唐代为黑水都督府辖地。元代为征东元帅府属地。明属奴儿干都司。清初属宁古塔将军。康熙 《皇舆全览图》: 黑龙江下游南岸出海口附近
在今北京市昌平县东南大东流乡南后蔺沟。清于此置经制外委驻守。蔺沟河由此入温榆河。今村分前、后蔺沟。
在今江西广丰县东。《方舆纪要》卷85广信府永丰县:双门山在“县东北三十五里。两峰并峙,纡回二十余里。东接衢州,北连玉山,远望如双门。往来常、玉二邑者必取道于其下”。
简称汤镇。即今浙江余杭市南十八里乔司镇。宋《乾道临安志》卷2:汤村镇“本仁和镇,端拱元年改,隶仁和县”。明永乐十一年(1413)镇为海潮所陷,后复涨为平陆。宋苏轼开汤村运盐河,即此。古镇名。即今浙江省
在今山东高密市西北。《寰宇记》卷24高密县:万匹梁,“《郡国志》:高密县西有郑玄宅,亦曰郑城。玄后移葬于砺阜,墓侧有稻田十万顷,断水造鱼梁,岁收亿万,号万匹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