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平府
北宋咸平五年(1002)西夏李继迁攻陷灵州,改为西平府。治所在今宁夏吴忠市北。六年曾建都于此。明道元年(1032)改置翔庆军。元复为灵州。
北宋咸平五年(1002年)西夏改灵州置,治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市西南。因五代后西夏李氏世袭西平王,故名。次年自夏州迁都于此,至天禧四年(1020年)又迁兴州。辖境约当今宁夏灵武市、吴忠市及青铜峡市的河东地区。天圣四年(1026年)地入蒙古,仍为灵州。
北宋咸平五年(1002)西夏李继迁攻陷灵州,改为西平府。治所在今宁夏吴忠市北。六年曾建都于此。明道元年(1032)改置翔庆军。元复为灵州。
北宋咸平五年(1002年)西夏改灵州置,治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市西南。因五代后西夏李氏世袭西平王,故名。次年自夏州迁都于此,至天禧四年(1020年)又迁兴州。辖境约当今宁夏灵武市、吴忠市及青铜峡市的河东地区。天圣四年(1026年)地入蒙古,仍为灵州。
北宋置,属清水县。即今甘肃清水县东北百家站。(1)古镇名。即今甘肃省清水县东北百家站。北宋属清水县。(2)今镇名。(1)在河南省辉县市中东部。面积80平方千米。人口6.7万。镇人民政府驻百泉,人口 7
又作和包场。即今贵州湄潭县东北八十六里西河乡驻地。清康熙 《湄潭县志》 作 “河包场”。因姚村河环绕三面,故名。
即今福建沙县西北富口镇。《清一统志·延平府》 “华岩墟” 条下: “富口墟在县北三十里。”
即今广西阳朔县东十五里漓江北岸福利镇。明置巡司于此。清乾隆八年(1743)裁。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阳朔县东南。明于此设巡检司。
亦名银川城、银川砦。在今陕西米脂县西北马湖峪,为宋与西夏必争之地。《宋史·徐禧传》:元丰五年(1082),“延帅沈括欲尽城横山,瞰平夏,城永乐……遂城永乐,十四日而成”。并移银州治此。旋为西夏所陷。崇
元至元十四年(1277)改扬州置,属淮东道宣慰司。治所在江都县(今江苏扬州市)。辖境相当今江苏长江以北六合、扬州、泰州、海安等县市以南及安徽滁州市和全椒、来安二县地。至正十七年(1357)朱元璋改为淮
即南疆八城。清中期以来对新疆塔里木盆地周边诸城之统称。清中期以后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里木盆地周围各城之统称。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起,在喀什噶尔(今喀什市)、英吉沙尔(今英吉沙县)、叶尔羌、和阗
①南朝梁天监十年(511)置,治所即今湖南泸溪县。以境内卢水为名。不久废。②唐渤海国置,属中京显德府。治所即今吉林安图县(明月镇)。一说在今和龙县东一百三十里船口山城。辖境相当今吉林安图、延吉、和龙等
科尔沁别部。博弟达喇第三子乌巴什(明译兀把赛) 号所部曰郭尔罗斯。其孙布木巴、固穆先后率部归附后金,分别编为札萨克旗,属哲里木盟。崇德元年 (1636) 以固穆所部置郭尔罗斯前旗,旗地在松花江下游至与
①西周国名。在今湖北荆门市东南。《左传》:庄公十八年(前676),“初,楚武王克权,使斗缗尹之,以叛,围而杀之,迁权于那处”。杜注:“南郡当阳县东南有权城。”后灭于楚。②战国燕邑。在今河北正定县北。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