讷恰库河
即今新疆哈巴河县西纳切库河。清徐松《西域水道记》卷5:“额尔齐斯河西北流六十里,讷恰库河发源乌尔鲁岭,南流经噶尔札尔巴什卡伦东,凡二百里来汇。”
即今新疆哈巴河县西纳切库河。清徐松《西域水道记》卷5:“额尔齐斯河西北流六十里,讷恰库河发源乌尔鲁岭,南流经噶尔札尔巴什卡伦东,凡二百里来汇。”
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置,属安溪县。在福建安溪县西北。寻废。在今福建省安溪县西北崇山间。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建石城,并发泉州卫千户一员戍守。后废。
即今湖南醴陵市南之铁水。源出今攸县境,北流入醴陵市西南境,又北至铁口入渌。《清史稿·地理志》 长沙府醴陵县: 铁水 “一名北江,自攸县入,北合清水江,又北流为泗汾河。水又北入渌水,至渌口入于湘”。
在今广东封开县北。《方舆纪要》 卷101封川县: 续岭在 “县 (今封川镇) 北二十里 断而复续,宛委绵亘七十余里”。
即今广东英德市西北浛洸镇。明正德九年(1514)置巡司于此。
即邹峄山。亦作驺山、邾峄山。在今山东邹城市东南二十里。《水经·泗水注》:“漷水又径鲁国邹山东南,而西南流。《春秋·左传》所谓峄山也。邾文公之所迁,今城(按指邹县旧治)在邹山之阳。……山东西二十里,高秀
即苦叉。今新疆库车县。《元史·世祖纪》:至元十九年(1282)十一月,“分元帅綦公直军戍曲先”。即此。元贞元年(1295)置曲先塔林都元帅府于此。后属察合台汗国。
元至正四年(1344)置,属遂宁州。治所在今四川安岳县东南一百里赤云乡南。明洪武四年(1371)废。道光《安岳县志》卷7:石羊镇“离石羊场五里,即古石羊废县”。
在今四川万县市东北董家乡。同治《万县志》卷16:“即董家岩。寨极高峻,周围二十里,四方崭绝,其人力砌成者十一二耳。中有水田,可获谷二千余石。泉流十数处,塘百有八口。林木甚盛。寨门八,可容数万家。近城名
唐置,为羁縻州,属邕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境。后废。
南齐永明元年 (483) 以流户置,属东莞琅邪二郡。治所在今江苏连云港市或东海县境。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