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木殊喀巴普山
又作达木楚克喀巴布山。在今西藏阿里境内冈底斯山之东。雅鲁藏布江发源于此。清乾隆《卫藏通志》卷3:“唐古忒(藏)语:达, 马也。达木殊, 马王也。喀, 口也。巴普,盛食糌粑木盒也。山形似马, 口有泉流出,故名。”
又作达木楚克喀巴布山。在今西藏阿里境内冈底斯山之东。雅鲁藏布江发源于此。清乾隆《卫藏通志》卷3:“唐古忒(藏)语:达, 马也。达木殊, 马王也。喀, 口也。巴普,盛食糌粑木盒也。山形似马, 口有泉流出,故名。”
即今河南永城市西南四十六里裴桥乡。清光绪 《永城县志》 卷15 《灾异志》: 咸丰三年 (1853)正月,“刘白鸭率百余人作乱于裴桥”。在今河南省永城市西南。清咸丰二年(1852年)亳州捻军首领刘白鸭
即今安徽桐城县北十八里吕亭镇。为南朝置吕亭县、吕亭左县治所。明置吕亭驿。《方舆纪要》卷26桐城县:吕亭“相传吕蒙尝驻师于此”。
①又名麓山。在今湖南长沙市西。《元和志》 卷29长沙县: “岳麓山,在县西南,隔湘江水六里,盖衡山之足也,故以 ‘麓’ 为名。” 上有岳麓寺。《新五代史·楚世家·马希广传》: 彭师暠登城望水西军,入白
指西方国家。一般指欧、美各国。如明末成书之 《火攻挈要》,即题泰西汤若望授。
即今云南澄江县西南抚仙湖西岸之尖山。元、明称涌拔山。《元混一方舆胜览》 澂江路: 涌拔山 “不与群山接,高峰独秀,类秦之华”。
即今江苏滨海县治。旧属阜宁县。清光绪《江苏全省舆图》阜宁县:“东坎镇在城东北六十里。”1941年于此置阜东县,1949年改置滨海县。在江苏省滨海县西南部。县人民政府驻地。面积168.8平方千米。人口2
在今广东德庆县北二十里。《元和志》 卷34康州端溪县: 端山 “在县北一百二十五里。有树冬荣,其子号曰猪肉子,大于盃,灸而食之,味如猪肉”。《方舆纪要》 卷101德庆州: 端山在 “州东五十里。高三百
五代南汉置,治所在石康县 (今广西合浦县东北三十里石康镇)。辖境相当今广西合浦县东部及广东廉江县部分地。北宋开宝五年 (972)废。五代南汉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合浦县东北常乐。辖境相当今合浦及广东廉
又作拉克什族或热喜族。在今西藏比如县西热西区的解放 (金珠)、胜塘、达塘一带。为藏北三十九族之一。清乾隆 《西藏志 ·外番》、《卫藏通志》作三札。
在今山西襄垣县东北。民国《襄垣县志》卷7:仙堂寺“在县东北五十里仙堂山下。相传一夜风雨大作,起视林石偃仆,佛殿宝幢已运山上,佛像三:铁一、石一、木一。佛前各涌一泉,殿外别有二泉。又名五泉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