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县
1912年改连州置,后属广东岭南道。治所即今广东连州市。1920年直属广东省。1994年改设连州市。
旧县名。1912年改连州置,治今广东省连州市连州镇。1959年与阳山县和连山僮(壮)族瑶族、连南瑶族两自治县合置连阳各族自治县。1960年改名连州各族自治县。1961年原连县区域析出复置。1994年撤销,改设连州市。
1912年改连州置,后属广东岭南道。治所即今广东连州市。1920年直属广东省。1994年改设连州市。
旧县名。1912年改连州置,治今广东省连州市连州镇。1959年与阳山县和连山僮(壮)族瑶族、连南瑶族两自治县合置连阳各族自治县。1960年改名连州各族自治县。1961年原连县区域析出复置。1994年撤销,改设连州市。
春秋晋地。在今山西沁县南。《左传》: 宣公十七年 (前592),“夏,会于断道,讨贰也,盟于卷楚”。春秋晋地。即“断道”。在今山西省沁县东南。《左传》宣公十七年(前592年):“会于断道,……盟于卷楚
①即黄安县。南朝梁置,治所在今四川剑阁县南 一百二十里王河镇。《旧唐书·地理志》: “梁分梓潼县置梁安县,寻改为黄安。”②南朝梁置,为崇义郡治。治所在今湖北随州市西南。北周为遂安郡治。隋开皇七年 (5
指护密国都城。在今阿富汗东北喷赤河西岸之伊什卡希姆。《旧唐书·高仙芝传》:天宝六载(747),高仙芝伐小勃律,“至特勒满川,即五识匿国也。仙芝乃分为三军:……仙芝与中使边令诚自护密国入,约七月十三日辰
①亦名绣江。即今广西浔江支流北流江。《元一统志》: “绣江亦名容江。在普宁县。其源自北流县峨石乡思贺山出,经北流,入于普宁县界,与会龙水合。胜七十石舟,东会于郡,又东过藤、梧,至番禺,入于海。”②在今
北魏太和中于谷阳城置,即今安徽固镇县。寻置阳平郡。
①为五代吴越国杭州城(今浙江杭州市)南门。北宋改利涉门,南宋改嘉会门。②即江陵城(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故江陵县城)西门安澜门。《方舆纪要》卷78荆州府:江陵城“西门旧名龙山”。
即今云南弥渡县东南牛街彝族乡。清道光间改名牛街。咸丰六年 (1856) 李文学等领导的彝族起义,曾设府于此。
一名紫金堆。在今四川泸州市东长江中。东晋常璩 《华阳国志·蜀志》: 江阳县 “江中有大阙、小阙,季春黄龙堆没,阙即平”。《方舆纪要》卷72泸州: 泸江,“ 《志》 云: 泸江中有大石阙,亦曰黄龙堆,春
①在今四川若尔盖县境,一说在今松潘县西北境。《资治通鉴》: 唐贞观九年 (635),“赤水道行军总管李道彦行至阔水,见赤辞无备,袭之,获牛羊数千头。于是群羌怨怒,屯野狐峡,道彦不得进; 赤辞击之,道彦
1927年由怀宁县析置,治安庆城(今安徽安庆市)。1930年撤销,并入怀宁县。解放后1949年4月复置,同年10月又废。1950年复设安庆市。在安徽省西南部、长江下游北岸。面积1.53万平方千米(市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