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士洑
即今湖北黄石市东南西塞山乡。《方舆纪要》 卷76大冶县: 西塞山砦 “在西塞山北,即道士洑也。《志》 云,自县北二十里牛马隘山连延为章山,自章山以至县东九十里道士洑,脉皆相接。唐曹王皋攻淮西尝结砦于此。亦名土洑镇。向设道士洑巡司”。
即今湖北黄石市东南西塞山乡。《方舆纪要》 卷76大冶县: 西塞山砦 “在西塞山北,即道士洑也。《志》 云,自县北二十里牛马隘山连延为章山,自章山以至县东九十里道士洑,脉皆相接。唐曹王皋攻淮西尝结砦于此。亦名土洑镇。向设道士洑巡司”。
①唐武德三年 (620)析朝邑县置,属同州。治所在今陕西大荔县朝邑镇东黄河西岸。贞观元年 (627) 废。②唐贞观三年 (629) 置,为云州治。治所在今内蒙古准格尔旗东北黄河西岸。《元和志》 卷4河
即今四川德格县东北竹庆村。民国《德格县图志》乡镇:“东北牛厂区竹庆、札科。”村西之竹庆寺,为红教著名寺院。
在今湖北通山县南。《元丰九域志》 卷6:通山县有 “通羊水”。《清一统志·武昌府一》: 通羊港 “在通山县南五里。源出灵泉山,北流径县西南十里名犀港。又东北至兴国州曰鸡口港,为富水之源”。
一名斤城。 为东安国都。 在今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东北。《新唐书· 西域传》: 东安 “治喝汗城, 亦曰斤”。 唐显庆中置木鹿州于此。
南朝梁大同中置,属东巴州。治所在今四川南江县北。西魏属集州。隋开皇三年 (583)废。南朝梁置,治今四川省南江县北巴山南麓。属归化郡。后废。
又名小南门。即唐成都罗城的南门。唐乾符三年(876)高骈筑成都罗城,周二十五里,开十门。南门曰万里桥门,因近外江万里桥而得名。《宋史·雷有终传》:“王均与其党二万余,南出万里桥门,突围而遁。”即此。
一作高境关、高景关、高径关。明置,属什邡县。在今四川什邡县西北六十里。
元置,属思州安抚司。治所在今贵州黎平县西南十八里黎平寨。后废。元置,治今贵州省黎平县西南黎平寨。属思州宣抚司。后废。
又名白水港。即今江西九江市东白水湖。《资治通鉴》:南朝陈永定二年(558),“春,正月,王琳引兵下,至湓城,屯于白水浦”,即此。《方舆纪要》卷85九江府:白水港“今亦曰白水湖。水溢成湖,水落成港”。又
即今山西平定县东北娘子关。《魏书·地形志》:乐平郡石艾县有“苇泽关”。唐乾元初于此置承天军。向为山西通往河北的要冲。即今山西省平定县城东北娘子关。《魏书·地形志》:并州乐平郡石艾县有苇泽关,即此。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