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艾城
在今甘肃文县东。《元和志》卷22曲水县:邓艾故城“在县东七里。魏景元四年,邓艾伐蜀……所筑城也”。
在今甘肃文县东。《元和志》卷22曲水县:邓艾故城“在县东七里。魏景元四年,邓艾伐蜀……所筑城也”。
北宋置,属怀德军萧关。在今宁夏海原县东北高崖乡北红古城。后废。
在今陕西临潼县东四十里。宋敏求《长安志》卷15引《两京道里记》曰:“相传汉高祖幸新丰,安营幕于此。”
又名布赖寺、别蚌寺。即今西藏拉萨市西北十里哲蚌寺。藏语意为堆米寺。明永乐十四年(1416)由喇嘛教格鲁派(黄教)创始人宗喀巴的门徒降央却杰兴建,后经多次扩建,占地面积二十五万平方米。建筑宏伟壮观,是前
在今四川巴中市东。《隋书·地理志》:始宁县 “有始宁山”。《寰宇记》 卷139其章县: “始宁山在 (始宁) 县东北七里。”
即今山东阳谷县东南张秋镇。《方舆纪要》卷33东阿县“安平镇”条载:“五代周显德初,河决杨刘,遣宰相李谷治堤, 自杨刘抵张秋口, 即此。”北宋置景德镇。元至元二十七年(1290)置都水分监治此。俗仍谓之
即今河北乐亭县西南三十里新寨镇。清光绪 《乐亭县志》 卷2有新寨集。
清顺治五年(1648)析思平、新兴、新会三县置,属肇庆府。治开平屯(今广东开平市西北苍城镇)。以开平屯为名。民国初属广东粤海道。1920年直属广东省。1950年移治今开平市西赤坎镇,1952年移治今开
①西魏废帝二年 (553) 改南安县置,为普安郡及始州治。治所在今四川剑阁县。隋开皇初废郡。大业初为普安郡治。唐武德初为始州治。先天二年 (713) 为剑州治。天宝初为普安郡治。乾元初为剑州治。南宋隆
在今四川广元市东北三十五里,与大漫天岭相连。五代唐清泰初,孟知祥置砦于此。《宋史·王全斌传》:乾德间伐蜀,“命(崔)彦进、(康)延泽督阁道进,数日成,遂进击金山砦,破小漫天砦”。即此。见“漫天岭”。
即今甘肃酒泉市东北二十五里两山口堡子村。《清一统志·肃州》:两山口堡“北临边墙,城周一百四十丈。今有把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