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邢台县

邢台县

北宋宣和二年(1120)改龙冈县置,为信德府治。治所即今河北邢台市。金为邢州治。元为顺德路治。明为顺德府治。民国初属直隶大名道。1928年直属河北省。


在河北省西南部。属邢台市。面积 1983 平方千米。人口44.8万。辖12镇、7乡。县人民政府驻邢台市桥东区。秦置信都县,治今邢台市区,属邯郸郡。楚、汉之际项羽改置襄国县,治今邢台市百泉村,属冀州赵国。以赵襄国隘名。东汉建安十七年(212年)改属魏郡。三国魏属广平郡。十六国后赵石勒称帝于此。后赵亡废。北魏复置襄国县,属广平郡。隋开皇九年(589年)以西北有龙冈更名龙冈县,属襄国郡。开皇十六年(596年)置邢州,治龙冈县(今邢台)。《元和郡县志》邢州:隋开皇十六年置邢州,“以邢国为名”。唐为邢州治。北宋宣和二年(1120年)龙冈县更名邢台县,为信德府治。以古邢国筑有檀台得名,《史记·赵世家》:赵成侯“二十年,魏献荣椽,因以为檀台”。金为邢州治。蒙古中统三年(1262年)为顺德府治,后为顺德路治。明、清为顺德府治。1913年属直隶省冀南道,次年属大名道。1928年属河北省。1941年属晋冀鲁豫边区。1945年县城析置邢台市。1949年属邢台专区,1958年邢台市并入,属邯郸专区。1960年属邯郸市,1961年复属邢台专区(1968年改地区),邢台市析出。1985年改属邢台市。中、西部处太行山山地丘陵区,东部为太行山山前平原。沙河、七里河、白马河发源于西部山区。东部地下泉水资源丰富,以百泉为总称,诸泉东流汇成顺水河、牛尾河。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农产小麦、玉米、谷子、棉花。有冶炼、建材、化工、机械制造、食品加工等工业及采矿业。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公路、107国道纵穿东部,邢左、邢昔、邢临等公路横跨县境。名胜古迹有郭守敬故里、紫金山、玉泉寺、凌霄山、魏碑、北齐碑等。


猜你喜欢

  • 大胡山

    又名大孤山、壶山。在今河南泌阳县东北七十里。《元和志》卷21唐州慈丘县:“比水,出县东南大胡山。”《清一统志·南阳府一》 引《水经注》:“大胡山在沘阳东北三十余里,广员五六十里。张衡赋南都,所谓‘天封

  • 慎县

    ①春秋楚慎邑。西汉置县,属汝南郡。治所在今安徽颍上县西北江口镇。晋属汝阴郡。后废。②南朝宋置,属南新蔡侨郡。治所在今湖北黄梅县西。南齐为南新蔡郡治。梁废。③南朝宋侨置,属南汝阴郡。治所在今安徽肥东县东

  • 禄步镇

    即今广东高要市西北禄步镇。《方舆纪要》卷101肇庆府高要县: 禄步镇在 “府西七十里。旧为禄步寨,明初改置巡司,洪武二十一年,自禄步上村迁于下村水口”。清仍于此设禄步巡司。在广东省高要市西部偏北。面积

  • 平昌溪

    即今海南省文昌县东北文教河。源出县西北,东流曰墨白溪。东南经文教市,折向西南,合白芒溪, 至清澜港口入海。洪宪元年(1916)《最新大中华帝国道县形势全图》:文昌县东北有平昌溪。

  • 东池堡

    即今山西古县东南旧县镇。《元和志》卷12岳阳县:“东池堡,在县南三十三里。今堡中见贮义仓,北面绝崖,三面各二丈五尺,周回二里。”

  • 桃源州

    元元贞元年 (1295) 升桃源县置,属常德路。治所即湖南桃源县。明洪武二年 (1369) 复改桃源县。元元贞元年(1295年)升桃源县置,治今湖南省桃源县。属常德路。辖境相当今桃源县。明洪武二年(1

  • 平圃镇

    即今广东曲江县东北周田镇西南平圃村。《方舆纪要》卷102韶州府曲江县:平圃镇在“府北九十里。有巡司……洪武十六年设”。古镇名。在今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区北。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设巡检司于此。

  • 金川门

    明南京城门名。在今江苏南京城北,钟阜门之西。因靠近金川河出城口而得名。此门于20世纪50年代被拆除。

  • 大唐汛

    在今贵州松桃苗族自治县西北。清乾隆六十年(1795)石柳邓领导苗族人民起义后,即以此为根据地,四出打击清军。

  • 南桥镇

    ①即今上海市奉贤县治。明、清置巡司于此。1912年奉贤县徙治于此。②即今江苏无锡市南十二里南桥。清光绪 《江苏全省舆图》 无钖县图: 西南有南桥。民国 《江苏六十一县志》: 无锡县南有 “南桥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