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郦县

郦县

秦置,属南阳郡。治所在今河南南阳县西北。东汉徙治今河南内乡县北十里郦城。北魏改置南郦县。北周仍名郦县,属武关郡。隋开皇初改为菊潭县。


(郦zhí) 古县名。秦置,治今河南省南阳市西北。属南阳郡。东汉移治今河南省内乡县北十里。北魏析为南郦县和北郦县,南郦县属恒农郡,北郦县属东恒农郡。北周二县合并为郦县,即南郦县,仍东汉旧治,属武关郡。隋开皇初改名菊潭县。


猜你喜欢

  • 梅花

    ①即今福建长乐市东北梅花镇。宋、元设梅花巡司,明改为梅花守御千户所。因濒临梅花江而得名。②即今广东乐昌市西北梅花镇。清设把总驻守。

  • 蓬关陂

    在今山东聊城市北。《资治通鉴》: 东晋太元十一年 (386),吴深据清河以叛,慕容垂攻拔其垒。深单马走,“垂进屯聊城之蓬关陂”,即此。

  • 沩水

    ①湘江支流。在今湖南望城县北。《水经·湘水注》:“沩水出益阳县马头山,东径新阳县南,晋太康元年改曰新康矣。沩水又东入临湘县,历沩口戍,东南注湘水。”《清一统志·长沙府一》 引《寰宇记》称,沩水出大沩山

  • 金棱 (稜) 河

    即今云南昆明市东之金汁河。《方舆纪要》 卷114昆明县: 金棱河 “在府治东十里。俗名金汁。引盘龙江水,由金马山麓流经春登里,灌溉东乡之田,为利甚广。蒙段时,堤上多种黄花,名绕道金棱,元赛典赤瞻思丁复

  • 蒲台 (臺) 镇

    北宋置,属渤海县。在今山东滨州市东南蒲城乡。

  • 三渡河

    即今四川兴文县西北之兴文河,为长宁河上源之一。《清史稿·地理志》 兴文县:“水车河一名三渡河,源出故建武城山谷中, 至县东北, 又西流,经梅岭堡入长宁县,注淯溪。”

  • 龙平山

    在今河北赵县东北三十里。《方舆纪要》卷14赵州:“龙平山在州东北宋子城之西。相传山木高耸,一日风雨骤至, 龙过而夷其半, 因名。”

  • 泽心寺

    东晋时建。北宋时改名龙游寺。即今江苏镇江市西北金山上的金山寺。《舆地纪胜》 卷7镇江府: 金山寺 “梁天监四年武帝亲临泽心寺,设水陆会。今寺中尚有梁王殿”。

  • 五速站

    明初改元斡孙站置,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黑龙江下游西侧。明《辽东志》卷9:海西东水陆城站有狗站“五速站”。后废。

  • 泗洲镇

    ①清置,属昆山县。在今江苏昆山市东南四十里。②即今湖南桂阳县西北八十里泗洲乡。明、清置巡司于此。在江西省德兴市北部、乐安河南岸。面积142平方千米。人口4.6万。镇人民政府驻金家,人口510。因境内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