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博勒屯
亦作郭薄罗屯。明末清初,达呼尔族屯寨。在今俄罗斯阿穆尔州结雅河 (精奇哩江) 以东。《清代中俄关系挡案史料选编》: 顺治十年 (1653),礼部尚书胡世安等题奏: “在郭薄罗屯西居往吴加喇姓甫喇等屯,进本年贡貂到京。”
亦作郭薄罗屯。明末清初,达呼尔族屯寨。在今俄罗斯阿穆尔州结雅河 (精奇哩江) 以东。《清代中俄关系挡案史料选编》: 顺治十年 (1653),礼部尚书胡世安等题奏: “在郭薄罗屯西居往吴加喇姓甫喇等屯,进本年贡貂到京。”
明崇祯九年(1636)建,在今广东陆丰县(东海镇)。《清一统志·惠州府》:东海滘寨“顺治八年设游击驻防。康熙三年设总兵镇守,后移总兵治于碣石,改设副将驻防,复改游击,今改设守备”。
在今甘肃临洮县西南。《三国志·蜀书 ·姜维传》: 延熙十八年 (255),魏雍州刺史王经“退保狄道城,维围之。魏征西将军陈泰进兵解围,维却住钟题”。
即唐徕渠。在今宁夏北部黄河西岸。明嘉靖《宁夏新志》 卷1: 唐渠 “自汉渠口之西凿引黄河流,绕城西逶迤而北,余波亦入于河,延袤四百里。其支流陡口大小八百八处”。即“唐徕渠”。
即今福建闽清县治梅城镇。县城有梅溪,故闽清县别号梅城。(1)古地名。(1)在浙江省建德市区东30千米。原为严州府治。初建于武周神功元年(697年),重建于北宋宣和三年(1121年),因城堞形似梅花而得
在今上海市东部海滨。北起长江口南岸,南至杭州湾。始筑于北宋,南宋乾道八年(1172)重修,从而使塘内大片农田免遭潮水浸害。在今上海市东部海滨,北起长江口南岸,中经浦东新区川沙镇、南汇区,南至杭州湾。始
在今河南临城县西北。《清一统志·赵州》:天台寨“在临城县西北天台山北,接正定府赞皇县界”。
在今湖北巴东县。《清一统志·宜昌府》:寿安寺“在巴东县治西。唐贞观间建。宋寇准为令日,尝游其地。题咏甚多。明隆庆间改为学,万历十五年复为寺”。唐贞观年间建。在今湖北省巴东县。北宋寇准曾游此。明隆庆间改
即今湖南慈利县西南五十四里宜冲桥乡。明于此置宜冲驿。
元至正十七年 (1357) 朱元璋改常州路置,属江南行中书省。治所在武进县 (今江苏常州市)。明洪武中直隶京师 (永乐后直隶南京)。辖境相当今江苏常州、无锡、江阴、武进、宜兴等市县地。泰昌初避光宗朱常
宋置,属长汀县。在今福建长汀县南。《方舆纪要》卷98汀州府长汀县:屯驻军寨“在府南三里。宋建炎中,群寇扰乱,遣军讨捕,尝驻于此。绍兴十四年始创筑,元废”。